第一百三十八章 弹劾(1 / 2)

 等到大理正离去之后,魏帝幽幽一叹,摇头苦笑道:“桓骑不错,终究是年轻人,还是要朕操心啊!”</p>

随即魏帝喃喃自语说道:“是朕的过错,那两个小家伙,怎么可能比的上朕的大柱国呢?”</p>

魏帝打压儒家之后,接下来便要着手北伐之事,因此大魏可以出现乱局,但是决不能大乱,事态发展,必须在可控范围之内。</p>

魏帝有意饶儒家不死,难道就是因为大柱国王戟的面子吗?难道是因为儒家尚有价值吗?</p>

不是,统统都不是!谋家意图行儒之天下,罪同谋逆,死不足惜,为了大魏皇族的威压,魏帝怎么可能轻拿轻放呢?</p>

那时因为魏帝担心,将儒家逼的太狠,有人振臂一呼,在大魏境内掀起一场大动乱。</p>

大魏有百万军卒,儒家敢谋逆,他便能将天下儒生杀绝,可是如此一来,大魏必然元气有损,朝廷空虚,无力北伐!</p>

魏帝治世四十年,最讨厌的便是贪官污吏,可是为了大局着想,他不得不容忍这些知法犯法之人。</p>

桓骑的谋划,让魏帝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让儒家尽失民心,可是也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容易给人可乘之机。</p>

一旦有人抓住儒家把柄,将之公之于众,儒家势必激起民愤,若是大魏要求严惩儒家祸首,大势所迫之下,为稳住大魏民心,魏帝便不得不对儒家通下杀手。</p>

对儒家下狠手,虽然大魏有所损伤,但不足以伤筋动骨,魏帝但是不怕,他真正怕的是他的大柱国王戟!</p>

和王戟四十年朋友,没人比他很清楚王戟的为人以及王戟可能做出的选择。</p>

王戟不会为了儒家败类和他为敌,但是王戟一定会为了整个儒家,和他争锋相对。</p>

王戟,大魏神话,是他一手缔造的神话,在他的默许和暗中推动之下,王戟再大魏拥有比他还要强盛的威望,一旦王戟反对他,天下响应着不在少数,这才是真正的动乱根源,所以他一直在迁就王戟,努力控制局势。</p>

时至今日,就在一切都将尘埃落定之时,危险突然就来了。</p>

有人申冤,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这敏感的时间,矛头直指儒家,针对性太明显了。</p>

魏帝清楚,有人想趁儒家落难的时候,一脚踩死儒家。</p>

趁他病,要他命,这是明智之举,可是幕后之人,可曾考虑过他的感受、他的处境呢?</p>

魏帝闭上眼睛,脑海之中,没由来浮现国师玄天师的身影,儒道至争,由来已久,儒家压制道门两百年,若说谁最想儒家不好过,那一定是道门了。</p>

</p>

“朕的国师啊,你终究不比朕的大柱国啊!”</p>

魏帝呢喃一句,眼睛闪烁杀意,魏帝深深呼吸,随后闭上眼睛,将心中的杀意压制下来。</p>

“童忠,替朕去一趟钦天监!”</p>

魏帝凝声说道:“告诉国师一声,朕的大柱国还没死,让他好自为之!”</p>

大魏钦天监中,童忠将魏帝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玄天师。</p>

“麻烦公公多走一躺了!”</p>

玄天师不动声色的说道:“我会立刻告知所有道门圣人,让他们约束门下,不会针对儒家!”</p>

等到童忠离去,玄天师闭上眼睛,思索许久,终于想通了魏帝的心思,随后止不住摇头,眼神之中,流露些许无奈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