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算计袁尚(上)(1 / 2)

 刘备在安排好甄家搬迁事宜后,就和麴义、张飞带着剩余的七百骑兵。WWW.tsxsw.COM从乐安到青州,最后取道临淄,到袁谭的驻地北海。刘备并未和袁尚的一万部队同行,而是先一步到达北海。</p>

“大哥,我们为何要帮袁绍?当年我们在徐州,如果不是袁术犯我边界,岂能丢了徐州。”</p>

想起因为自己好酒鞭打了吕布岳父,从而丢了徐州城,就懊恼不已。吕布已死,他当然要把这口气,出在袁术身上。</p>

刘备在马上道:“三弟有所不知,如今袁术北上,身怀传国玉玺。袁绍之所以接应袁术,不是念所谓的兄弟之情,而是为了图谋传国玉玺。</p>

曹操必定,也会把目光盯在这上面。无论他们谁得到传国玉玺,无疑将会增加许多政治资本,对即将发生的袁曹之战更为有利,所谓出师有名,就是这个理。”</p>

麴义骑马,在刘备右边,疑问道:“主公是不是,也有意争夺传国玉玺。”</p>

“没错,此次曹袁之战,就是天下二虎最后的比拼。同时也将决定,谁最终统一整个北方。天下诸侯目光,现在都聚焦在这里,谁是最好胜利者,谁就是最强诸侯,到那时我们就危险了。</p>

但如果我得到传国玉玺,以我的身份,在配合血召和汉室印玺,恐怕会立刻成为,真正的我皇代言之人,我们将会无往不利。</p>

将来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统一了北方,我们都有了抗衡的政治资本。”</p>

经过刘备的分析,张飞和麴义才意思到,传国玉玺的重要性。不过夺取印玺并不算那么简单,而且要在没有一定实力前,凭几百骑兵保住传国玉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p>

刘备总结性开口道:“所以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夺取传国玉玺,杀掉袁术和袁尚二人。这二人留下来,实在是个祸害。然后就是,一路上保住闯过玉玺”</p>

</p>

“是大哥(主公)。”张飞和麴义顿时郑重的回答。</p>

*****************</p>

青州虽然是袁谭占领,但是也仅仅局限于,北海、东莱、琅邪急郡,其它如泰山、鲁国、任城都在曹操军掌握着。</p>

袁谭历史上虽然兵败,但确实有几分才能。能跟曹操虎口夺食,稳占青州一半地盘。虽然有袁绍支持的原因,但是其才可见一般,不过袁谭赏罚不公,用人不当,始终不能成大器。</p>

袁谭三十多岁,比刘备实际年龄还大些,长相继承了袁绍的英武。由于长在战争第一线,比之袁尚多了几分硬朗和雄壮。</p>

袁谭对刘备非常重视,冀州发生的事情,已经传进了他的耳朵。袁谭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政治契机。早就对袁尚不满的袁谭,已经把刘备当成了最大的盟友,亲自出城迎接。</p>

“袁谭拜见大将军、汉中侯。”袁谭带领青州文武,出门十里迎接刘备,以示重视。</p>

张飞道:“袁谭比袁尚那阴狠的小子,懂礼多了。”</p>

麴义也道:“大公子袁谭,是袁绍三子中,最为出色的。只是带有世家子的毛病,看中出身,宠爱亲信用人不公。”</p>

刘备听二人评价袁谭,也不说话。只是快速上前下马,然后扶起袁谭道:“显思不必多礼,今本侯受你父之邀,助你迎接袁术。时间紧迫,还是快快带我入城吧。”</p>

袁谭见刘备虽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但也未对自己冷淡,顿时觉得有戏,刘备可以拉拢。</p>

“没想到汉侯如此年轻,真是让小侄惊讶,小侄已经在城中备好酒菜,为汉侯接风洗尘。”</p>

袁谭不仅纳闷了,刘备完全是三十刚及的年轻人啊。张飞跟自己年龄差不多,都是三十五六了。怎么三人结义,还以刘备为首呢?</p>

刘备看袁谭疑惑,也不解释,反正穿越自带福利,返老还童这件事,是没法跟别人解释的。</p>

不过,袁谭也仅仅是疑惑。最后见刘备,没有拒绝他的好意,顿时就带着众人进城,七百骑兵也被安排到城内的军营休息,自然是好酒好肉招待。</p>

当晚,刘备张飞和麴义,在袁谭的招待下,大吃大喝。刘备不提救袁术的事,袁谭更不会去提。最后到得天黑,三人就被袁谭,安排到一处宅院去休息去了,一连三天,都是胡吃海喝。</p>

直到袁尚来到,几人才聚集一起议事。</p>

“哼,一连几天,大哥你们还没商量个结果吗?”议事厅内,袁尚还是一副公子做派,对刘备和袁谭表示不满,好像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p>

袁谭腰上挎剑,周围都是亲信士卒,身披铠甲,一脸的杀伐之气。“哼,二弟你记住。这里不是邺城,轮不到你来撒野。议事重地,谁敢在藐视军法,以下犯上,立斩不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