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训兵(一)(2 / 2)

“是,主公,俺甘愿受罚。”李元霸虽然暂时没想通这些关节,但对于刘备的命令,向来是无条件执行。</p>

等李元霸和那名小将下去受罚了,刘备就问陈到:“叔至以为,此举可过份?”</p>

陈到一脸正色的答道:“军法如山,不分高低,犯了军法理当处置。要是敌人这时伪装成我军,混进了大营,那岂不是置我军于险地?”</p>

“嗯,叔至说的不错。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你去集合士兵,我要在校场训话。”刘备点点头道,其实他也是想看看陈到的才能。</p>

历史上记载陈到武艺仅次于赵云,他统领的白耳精兵更是蜀国的上等精锐部队。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后想让陈到组建白耳兵担当大任,自己心里也得有点谱,不然还真不放心。</p>

三通鼓过后,三千士兵除了守营戒备之士外,已经全部集合到位,排列整齐,军容威仪。</p>

整体上,刘备还算满意。论凶悍和经验这些黄巾出身又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兵,都算是老兵了。经过了特殊训练,和扬州几场正轨战斗,精神面貌都是焕然一新。</p>

不过接下来,刘备手扶重剑,站在高台上,就开始尝试给他们灌输思想。</p>

“将士们好,今天我刘备来看看你们,看看我的儿郎们,是否都是敢战又敢死的勇士。在我刘备的心里,你们都是英雄,都是我大汉的忠臣。”</p>

全军听后,顿时情绪呈现出一种不稳状态,一是因为刘备的名望,二是因为刘备对他们的激励之词。</p>

陈到站在后面,微不可查的摇摇头。刘备也是一顿,微觉失望,但还是尝试继续灌输。只听刘备又道:</p>

“勇士们,我想你们其中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来扬州的最终目的。没错,就是讨伐曹贼。曹操劫持我大汉皇帝,使我几百年来的大汉国将不国,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军阀混战,哀鸿遍野人间一片浩劫。</p>

我刘备不才,但受陛下大恩,听封于大将军、汉侯,统领天下兵马,兴义师讨曹操逆贼。尔等即归顺于本将军,即当勇猛杀贼,还我大汉朗朗乾坤,重铸太平盛世,共创千秋工业。”</p>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成功的枭雄,他们都是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作为整个团体的宗旨。只有有了目标,加上目标实现后的利益引诱,他们才能前扑后继的,为了目标流血牺牲。</p>

现在刘备的整个团体,如关羽张飞、鲁肃简雍等人知道这个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跟随刘备。</p>

而且刘备也有优势,那就是他占据了大义名分,传国玉玺在手,大将军职位加身,就是无上利器。曹操曾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现在呢?因为刘备,曹操的名声被搞臭了,成了跟董卓一样的曹贼。</p>

但是,刘备也有缺点,那就是城池现在还是仅有古城一县。地域狭小注定刘备不能大肆招兵,如果不是糜家和甄家全力支持,加上刘备之前搜刮来的财宝,古城两万军队根本养不活。</p>

所以,刘备只能走精兵路线,而什么是武装士兵的最佳利器?不是高科技,也不是什么法宝,而是精神,一种执着坚定顽强,且有统一目标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那么他们也就有了灵魂,有了灵魂的军队才是最可怕的军队。</p>

刘备今天来的目的,一是要看看,军队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战斗和磨炼,整体素质到了哪个阶段。二就是想尝试,给士兵灌输这种精神,提高战斗力。刘备相信,只要士兵一开始能接受这种精神灌输,那么后面将会容易很多。</p>

可是,效果似乎不理想!</p>

刘备激情的演讲,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回应。甚至有些士兵面露疑问,开始交头接耳询问,好像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不知道怎么回答。</p>

一颗心沉到了谷底,刘备这才想起来,这三千人就算是后面有补充的新人。但是,这些人前身依然是黄巾,黄巾是反大汉的军队,他们现在能跟着刘备这个汉室宗亲就不错了。给他们灌输忠心思想,和统一讨曹复汉的精神,不是对牛弹琴吗?</p>

可眼下该怎么办?不提升战斗力,讨曹就没保障,甚至能不能活着回去还是未知数。鲁肃定的那些计策是不错,但一切都是基于在自己的算计之战。</p>

战场瞬息万变,实势也往往发展的出人意料之外,如果能有强有力的军队保证,最起码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p>

突然,刘备急中生智,放开嗓门大声吼道:“各位书友们,快把手中的推荐票送上来,收藏本书,这样我才能剿灭曹操,建立强盛蜀汉政权啊!”</p>

-----------------------------</p>

(ps:呵呵,开个小玩笑,大家别生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