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土地之议(恭贺九天炎羽执事)(1 / 2)

 众人听到诸葛亮的猜测,都是担忧的看着刘备。www.tsxsw.com</p>

土地、农田是一个国家的基础。</p>

可是汉末以来,富绅豪门,利用动乱,大肆圈占土地,奴役百姓,肆意囤积粮草,加剧百姓生活负担,堪称一颗毒瘤。</p>

但田地、人口,向来是世家豪门的敏感之处,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地方动荡。</p>

就算曹操,对中原的各大名门,也只能一边打压,一边还要重用。田地和人口,却是万万不敢碰的。</p>

“没错,今时不同往日,立了朝廷,便是有了规矩、根基。往时,人口田地我还能忍。</p>

可是现在,若还是不闻不问,等到以后朝廷人员做大,在想根治,便是千难万难。”</p>

刘备担忧的开口道,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在势力空白时,这些问题还不可怕,大不了以后在彻底整治。</p>

可是现在有了朝廷,就等于把这块田地人口,慢慢的转嫁到自己手下身上。</p>

如诸葛亮、田丰等人,都会成为田地人口的既得利益者,包括自己麾下各级官吏。</p>

而若是无法可依,无度可限制,等到大家都养成了惯性,你在想去根除的时候,就千难万难了。</p>

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根基崩坏,引起所有人的反对。</p>

听到这些,所有人脸上都有同感,他们开始幻想,若是自己后来有了良田上千亩。奴仆过万。会不会毫无犹豫交出去。</p>

刘备这时又开口道:“若是合法土地、田农、奴仆还无碍。</p>

可是多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却让一些不法之徒做大,恶意倾轧土地、强霸百姓为奴仆,实在是天下毒瘤,是以不得不早除。”</p>

众人听后沉默起来,实际上,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诸葛亮记得,这已经是刘备,第三次提起土地人口了。可见刘备对这些豪门世家的痛恨。</p>

以前诸葛亮认为除之尚早,对于益州战事有影响,可是现在情况有变,朝廷新立。这个问题,又不得不考虑。</p>

半晌,梅鹿厅内,还没有人出声,不是他们才智不够。而是这个问题,从七国时候诞生豪门贵族以来,问题就开始变得尖锐了,一旦处理不好,全盘皆崩。</p>

最后还是诸葛亮开口道:“主公,我有一缓计。虽不能急切处理此毒瘤,却能做到预先防治。”</p>

“哦,何计?”刘备一喜,他本来没指望,现在就能找出办法,也只是把这事提上日程,先议论一下。</p>

却没想到,诸葛亮这么快就有了办法,牛人就是牛人。</p>

思考片刻,诸葛亮又酝酿一会。才开口道:“首先主公可先制定一套,规范管理农田、奴仆、佃户,防止倾轧私田,强占奴仆。”</p>

刘备眼睛一亮道:“哦,继续说。”其他人也都看向诸葛亮。</p>

“就是成立专门官署。通查现有农田多少公顷,每县、没郡有多少。都应该记录在册,并且不定时清查,一旦发现农田私买私卖,处以重型。</p>

包括现有豪门的奴仆和佃户,都要审查有多少人,严禁私自雇佣奴仆、佃户。</p>

对于现有土地、佃户、奴仆,我们暂时不否定其合法性,只是统一记录,但也不颁发凭证。</p>

而后,制定律法,规定以后,所有农田交易,奴仆佃户,都要经过各地官署公正,并记录在案,发放凭证,否则奴仆佃户,包括农田一律视为非法,收归朝廷。</p>

保证百姓农田不会被恶意倾轧,杜绝强买强卖人口发生。</p>

而其中农田交易必须有官署过手,清查农田价值几何,与交换物品或金钱,是否对等,而且不许擅自开垦土地。其中仆役、佃户也应该具体规定,按其具体年龄、已经劳动能力,在看其签订契约为几年,详细规定价值多少。”</p>

刘备一愣,这不是后世的公证处雏形吗?自己怎么这么笨,自己居然没想到。</p>

诸葛亮的意思,其实就是把这些坑害劳苦百姓的田地内容,给公示在阳光之下,制定详细法律,来为百姓作保,防止恶意霸占,强买强卖。</p>

如此以来,此后的土地、人口都能保证其合法性,这样以来,自己等后来在下刀时,只针对朝廷建立以前的旧势力就行了,而不用担心危及根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