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二礼(1 / 2)

玩唐 午后方晴 8341 字 2019-08-28

 但李显的软弱与平庸,注定了结果。

如果是李世民,韦氏很可能因为此事,被废去皇后,当然要是李世民在世,就是国家会混乱,他也要将王画这个不安定因素铲除。

皇宫里生了什么,无人可知,是李显再次看到夫妻的恩情主动放过韦氏,还是韦氏使了什么巧言花语,总之,李显在这件事上表示了沉默。

倒是韦家在一片嘘声中站了出来,说这纯是一个巧合,坌达延只是爱财,与韦家无关,张家好,王家好,只要给他钱他就动心。韦家更没有派人谋害王画。也许因为王画与韦家生了误会使坌达延更相信。但王画这种做法,无疑是刻意诬蔑千年世家的尊严。

韦家根本没有千年的历史,就是崔王卢郑李也没有千年历史。这是往脸上贴金。

但无论他们怎么解释,铁证如山,也没有那一个相信。

王画也没有辨解,慢慢来,不急。而且呈上这份奏折后,王画在观望了。

朝廷也收下了这份礼物,但还是没有动静,也没有出兵,原来就为出不出兵犹豫不决,经过这场战役后,更不敢出兵了。但也不会给王画一个正名,一旦给了王画更能安心在八州展。

但在遥远的地方,一件事正在改变。

尺带珠丹现在岁数还很小,政权由太后没禄氏掌控着。

听到坌达延大败的消息后,她大惊失色,为什么敢傲慢对金城公主,为什么敢指名道姓求金城公主?正因为唐朝与吐蕃交战,连连大败。这一次反过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也未必对吐蕃造成大的伤害,别看吐蕃人少,但全民皆兵,坌达延这一次纯粹是偷鸡摸狗,那不算,看看吐蕃每一次与唐朝交战,都是动辄以十万人为单位计算的。

但如王画所预想的,现在吐蕃局面有点儿不大好,所以在没有绝对把握之下,不会向王画硬抗。

主要她通过这个动向,产生一种不好的预感。

她将所有大臣召集起来。

商议后立即将坌达延调回吐蕃,顶替正在泥婆罗作战的另一员勇将悉诺逻。这是苏毗部族的王子,前年苏毗谋乱,被吐蕃镇压,投降吐蕃。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人成了吐蕃的庞德,平压泥婆罗时凶悍无比,表现了很强的军事才干。

用他与坌达延来个对换。坌达延对泥婆罗有心理优势的。

当然,吐蕃君臣肯定不会放过王画的,但要等到南方叛乱完全平息的时候,才能一举兵。

当王画听到这个名字时,他看着王君绰露出古怪的笑容。

这个将领在历史与王君绰有很紧密的关系。悉诺逻带着大军进伐凉州,王君绰畏于他的声名,畏缩不前,躲藏在凉州城中,连他父亲被悉诺逻抓住,都不敢交战。不过王君绰同样不简单,在悉诺逻撤军时,派了奇兵烧去大非川上的所有枯草,加上天寒地冻,失去了马粮,前来侵略又没有成功,结果人困马乏,让王君绰一举破其后军,稍稍报了杀父之仇。但悉诺逻依然是吐蕃的中流砥柱,很长时间成为唐朝边关的心腹大患,直到让萧嵩使了反间计,使吐蕃自儿杀了这员勇将,唐朝与吐蕃交战才渐渐转为上风。

这个人军事才干绝对在坌达延之上。

王画听到这个名字时,也感到有些头痛。

没禄氏又使出第二招。

因为文明落后,历史上对这个女人记载不多。可这个女人绝对是宋朝的刘太后,很了不起的一个女人。她在丈夫器弩悉弄赞普死后,吐蕃叛乱不休,又遭瘟疫天祸,儿子年幼,各个部落野心勃勃,许多王子参加夺位的情况下,不要说一个女人,就是一个男人,遇到这些事都会头痛万分。可是她只手遮天,硬是将吐蕃支撑下来,实现政权平稳过渡。

虽然作为敌人一方,王画有时候想到这个女人,心中也十分敬佩。

第二条策略就是正好唐朝使者前来。来的人是韦家的人,司农少卿韦凑。王画在怦击韦家,但韦家这个家族很大,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坏的。实际上几百年的深蕴,韦家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人才。

韦凑虽然出身韦家,可刚正不阿。前段时间就向宗楚客难过。宗楚客到韦氏身前告状,韦氏准备将他调到贝州当刺史,配出去,省得在朝中叽叽喳喳的。正好金城公主的信到了,于是让他出使吐蕃,察看金城公主的情况。但他是一个文臣,这一行度很慢,加上听到王画与吐蕃交手的消息后,度更是有意放慢下来。

打完了,更有谈判的本钱。所以才刚刚到达逻些城。

但他这一慢,逻些城也有准备时间,开始正式修城,能不能修起来两回事,但地基打得很大,比布达拉宫面积还要大上一半。然后吩咐服侍金城公主的下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但不能还口,还要笑脸相迎。

这才带着韦凑,让他自己看。

看到没有?不是我们吐蕃对你们大唐公主不好,是公主受到王画蛊惑,一心想回唐朝,无理取闹。只要她长大了,明白事理,就会好一点。

当然金城公主也诉冤,可这样一来,韦凑也不知道那一个是真话那一个是假话了。毕竟金城公主是在王画身边呆了很长时间,王画又是坚硬反对联亲的大臣,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虽然按理说还是要听金城公主的话,可金城公主岁数是太小了,确实对事理分辨不清。

判断不出来,他只好敷衍,说臣做不了主,只能回去如实禀报皇上,看皇上的意思。

金城公主虽然岁数小,可一看韦凑这个态度,知道泡汤。也没有指望他,她已经得到了王画送过来的消息,告诉了她大胜坌达延的事,而且王画也说了,顶多三五年时间,忍一忍,就能将她接回唐朝去。

韦凑没有结果,只好回去,但吐蕃派了一大群使者一道跟着他到唐朝,说是谢罪,让大唐陛下担心了一场,带了大量的礼物。实际上谢罪是假的,主要是与唐朝加强关系,联合起来,将王画孤立起来。先不管王画在八州多威风,只要失去了唐朝这个大靠山,他也成不大气。当然,最好能挑拨唐朝主动与吐蕃联手出兵,将这个王画击败。

因此,又暗中带了许多昂贵的礼物,这是送给宗楚客等大臣的,让他们在李显面前挑拨。

韦凑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吐蕃派使者出使大唐,也不是他能够阻拦的。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再次上路。但没有走大非川,而是走川西这条道路,怕在鄯州被王画截下。

王画知道悉诺逻前来大非川,但不知道出使的事,这过了很久后直到这一行人到达利州他才听到消息。他也无所谓,允许他使计谋,就不允许吐蕃使计谋?就看谁的力量雄厚,计谋高妙罢了。

这段时间他同样很忙,悉诺逻到来,他也没有打算再度交战。也不一定是明年夏天,这要看时机。但防御要准备好,在鄯州到河州增加了军队驻扎。然后要安排一件最头痛的事。

五部的族民到了,悉诺逻与坌达延换防,这不是从逻些城换防,而是从泥婆罗,这一来一去,要许多时间,现在吐蕃将军务交给这一战稍微有些亮眼的柯赞热代管。

但柯赞热也仅是亮眼,可也没有勇气面对王画了。而且因为两次战役,吐蕃兵力严重损耗,现在从积石山到大非川几乎形成真空地带。这给了五部足够的时间。于是安心地召集族人。这一召集,连带着其他部落也参加进去。

然后象滚雪球一样,滚了十七万七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