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拨城(上)(1 / 2)

玩唐 午后方晴 8572 字 2019-08-28

 第六十三章拨城(上)

天色临近黄昏,阴山披上了一层金辉。

王画看了看张守珪与论弓仁,在这里,他们就要分开了。

这一次王画带来的士兵不少,一万大军。

然而对于这次任务,士兵还是少了。实际上说起来,也是他自己找的麻烦。

当初他在丰州时,与张仁愿联手建造了四座城池,东边第一座就在胜州的河对岸,再加上单于都护府,如同两鬼拍门,拱卫着胜州与云朔的安全。

但这一次常元楷大军一抽,成了空城,反而为突厥人得到了好处。为了撤离俘虏的百姓,又在黄河搭建了一道浮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从青铜峡开始,直达河口镇,没有大的支流进入,水势平缓,两岸有大量平原,也就是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并且连一个汛期与凌期都没有。所以搭建浮桥十分容易。

这座受降城正好成了突厥人浮桥的屏障。

想要将默啜掳获的百姓阻在河南,必须先夺下东受降城,毁掉这座浮桥。但并不好拿下,胜州驻扎了三千突厥军队,其中河北受降城内就驻扎着一千士兵。城墙本来就十分高大,易守难攻,而且还要短时间它拿下。否则胜州守卫的突厥士兵会立即利用浮桥过来侧防。并且莫贺干推崇的勇将默矩正带着六千大军正在攻找单于都护府,他们随时就会回来侧应。

如果让他回来,张守珪这四千军队就会铩羽而归。那么这一个次战略就会失败。

然后就是中受降城,倚着安北都护府修建的。这里也有突厥人修建的第二道浮桥,只驻扎了一千士兵。相对攻打的难度要松一点,但王画一道任命,让众将有些担心。王画是让论弓父子率领两千士兵攻打的。

现在血营猛将如云,王画为什么用这个大家都不了解的吐蕃人执行这次任务。

但这座受降城,却是王画最有把握的。难度低,论弓仁父子如果连这个任务都完成不了,论氏家族也不可能在唐朝后来竖立了那么大名声,李隆基也不会亲自跑到论弓仁病床前探望了。

王画自己同样率领了四千大军。

在丰州与西受降城同样驻扎了三千突厥人。而且远离突厥大军。可是他的难度却最大。

黄河自怀远城开始,向下游流动没有多远,在后世向北分成一个鞋状岔流,在这片鞋状流域里,北边后来成了一道虚线,河面很小了,然后有无数沟渠小河,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但这些大都是人工河,可在唐朝,南边两道黄河都有些宽广,丰州就在中间,似乎成了一个河心洲,这个河心洲面积比后来崇明岛面积还大上好几倍。

丰州就在河州上,这个大河洲突厥人没有修桥,因为原来就有简易的石桥沟通着河洲南北往来。因此,王画不但攻下河洲北岸的西受降城,还要攻破突厥人的据桥而守。同时必须要毁去南岸的桥梁,以便让王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利用黄河的便利,将物资迅运输过来。

还有,王画很有可能利用黄河,摆下几百年前的一个战阵。刘裕的却月阵

不但是这样,默啜利用直觉,在没有得知王画意图前,就布置了许多后手。王画同样也有一个直觉,那就是突厥人还有可能会增派援兵南下支持默啜。

不可能让默啜回不去的,不但是他,还有那两个大臣,阿波达干与暾欲谷。一旦这三个人全部让自己击毙或抓住,突厥人天就倒了一大半了。但最便捷的路径,无疑是从阴山西侧而来,西受降城到时候就成了冲要道。

到时候有可能面临十倍敌人的压迫,所以这一面,王画自己亲自来主持。

这一战王画与默啜两人都表现了灵敏的军事嗅觉,手下同样有许多谋臣良将,战未开,空气中已经弥漫了一层浓烈的硝烟气味。

除了这三座受降城外,还有一城,在石嘴山的东侧,王画取名为安远城。正是这座安远城,才使得默啜不能顺着黄河南下灵州,使得在默啜入侵时,灵州城减小了防御的负担。

但其他三城现在却成了王画的负担。

天渐渐暗了下来,论诚信走了过来,说道:“营督,你过来看。”

王画跟着他来到山顶上,拿过望远镜,看着西方。西方山道上无数人走了过来,夹杂着牛羊辎重。有的人还好一点,有的人衣衫褴褛,两边还有一些突厥士兵,手拿着皮鞭呵斥着。

这是又是一批被俘虏的百姓,让默啜派士兵迁向突厥。

王画丢下了望远镜,转过头来问道:“论诚信,你喊我来看是什么意思?”

小伙子嗫嚅道:“这一批百姓不少人,对方士兵也不多。反正我们来到阴山了,现在天色临近黄昏,我们是不是将他们营救下来?”

王画问道:“论诚信,你认为我们这时出兵,能不能将所有突厥战士留下来,一点意外都不出?”

论诚信不能回答了。

什么叫意外?预料之外,押送这一批百姓的只有一百来名突厥士兵,可是两边都是山陵,如果出意外,还是有可能让士兵借助山陵逃出去的。

“再说,我们就是将这些突厥士兵缴灭,这些百姓又如何安置?”

不过说到这里,王画也是沮丧。他知道这些天,突厥人在疯狂地转移百姓,离开灵州时,得知掳走了**千百姓,这数天过后,究竟是多少百姓,现在无法得知了。

没有办法,可在眼皮底下看着事情的生,还是让他感到不高兴的。

两个人默默走回这个隐蔽的山沟。

天一会儿就黑了下来。

王画让士兵吃了干粮,看了看天色,说了声:“走吧。”

一万军队杀出了阴山,开始从平原上分成三处,向各自的目标扑去。

虽然这一次默啜因为唐朝西北兵力空虚,放心大胆的将百姓物资向突厥转移,可也不是没有好处,转移的百姓先就是胜州与丰州百姓,这造成旷野上空寂无人,只剩下一片片碧绿无际的青草,还有空气中吹来黄河的水腥味儿。因此三路军队在原野上疾驰,没有一个人察觉。

同时在黄河南岸,也有一支大军在飞奔。默啜的女婿火拨颉利石阿失毕带着五千人在向丰州飞奔。这一路前来,他们除在路上休息了两个半夜,几乎都在赶路。眼看丰州就要到了,阿失毕连士兵休息,都没有同意。

俄特勤也同样从胜州出,他在胜州也只是小息了一会儿,向驻扎在胜州的将领伊毕利打过警戒的招呼,立即向东北飞奔,这是召唤默矩立即回胜州回防。招呼过后,还要越过阴山,回去招集大军,进一步支援。

虽然他才智不及默啜身边的两个谋臣,可是父亲了安排,他已经猜测出一点意思。

默啜这样做,不仅仅是为百姓了,而且有可能是与血营来一个一决雌雄。

但他只是猜出一点点,默啜战肯定会是一战的,这时候血营先是几面会战,再经过吐蕃大战,虽然数番大胜之下,士气高昂,可损失也不会低。这时候将血营击败,或者重击,正好削弱了血营这股强劲的势头。

可他不会将血营全灭,这是要让血营继续生存下去,与唐朝内耗。这样无论血营或者唐朝政府,都不会对他分心。耗得差不多了,他再来下手,捡捡便宜。

不过好在默啜接到信息时,已经晚了好几天,不然这一战王画将会没有半点胜算。

他带着四千名手下,在原野上狂奔,还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原野上空旷没有一点人烟,同时因为突厥人的疏忽,更没有一名探子在巡逻。

很快就来到了西受降城前,在几里外的一个峁沟前,王画勒住了战马,众人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