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欧战爆发(1 / 2)

 萨拉热窝一声枪响,OK,一切还如原来!</p>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剌杀,一个月后,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沙皇宣布总动员令,其后俄国、德、法、英、意等欧洲列强全部卷入战争,其后,奥斯曼帝国也掺合了进去。.org</p>

欧战全面爆发,工业时代后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群殴开始。</p>

消息传来,林铄和华尔街上卑鄙的银行家们一样象打了鸡血般兴奋,战争,永远是投机发财的最好时机。</p>

有时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无耻。</p>

美国股市停盘,林铄这才发现自己因疏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十几年来自己用手头上的富余资金通过大来洋行设在上海的证券代理行购买的数千万美元的美国股票被冻结,手上这些如今市值三亿多美元的证券被禁止流通。</p>

处在兴奋中的林铄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p>

正是用钱的时候啊!</p>

外务部总长陆徵祥宣布说中国将恪守中立。</p>

林铄悄悄跑去青岛,日本人看样子很快就会加入进来,现在正是抢夺德国人在亚洲和太平洋殖民地的大好时机。</p>

“看样子青岛是呆不住,也许我和我的商船队能为你的舰队做点什么,比如提供情报和补给物资。”</p>

“为什么?”</p>

“我喜欢德国,而且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希望德国陆军能将俄国佬打得溃不成军!”林铄心里想的却是如何给英国人和法国人多造成点损失。至于德国战败,这在俾斯麦时期就早已注定,这个自以为是的笨蛋选择与奥地利人结盟,使得德国人无法避免地的战时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尴尬处境之中。</p>

实际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想法也许正确,德国应当将这个惹事生非的兄弟吞并,从而获得地中海的出海口,而腐朽没落的哈布斯堡皇室连马扎尔人的国王都不配做。</p>

依如后来希特勒所做的那样,他差点成功,只是后来他突然发了狂掉头去进攻俄国――那时叫做苏联,结果又回到了俾斯麦当初设下的死结。</p>

德国的战败不可避免,林铄也没想操那份心。</p>

密谋的结果绝对有利于德国舰队,林铄似乎什么也没得到,而且冒了破坏中立的风险。</p>

真正的结果从来都不简单。</p>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p>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聪明才智之士,这年头各地绅商子弟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你开纱厂挣钱,过不了多久,身边准会冒出一大堆的纺纱机、织布机,开面粉厂挣钱,一九一五年仅上海一地新开面粉榨油工厂就多达二十一家。</p>

清末至北洋统治初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慢,民国各地绅商和官员对于发展实业也有着足够的热情,根据不太完全的统计,从民国初年到1919年,在工商部登记的工矿企业从不到700家骤增至1900多家,不到八年的时间增长了近两倍,其经济发展速度堪比后世的改革开放初期。</p>

若不是其后混乱的军阀内战,也许国内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完成初步的工业化过程。</p>

欧战的爆发也影响着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新建的工厂和原来的老工厂扩大缺少足够的机械设备,装备制造业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到战后又不得不和涌入的洋货一起竞争。</p>

在清末,国内就已经出现一些机械设备、电机电器制造的工坊,不过规模都很小,而且缺少银行信贷的支持。</p>

林铄现在手里并不缺钱,决定将手下的中国兴业银行分离出一家投资银行,筛选出一些国内有技术、有前途但缺乏资金的小企业进行投资,支持其扩充发展。</p>

随着山西保晋钢铁厂的开工,其时中国已经有了四家已经开工的钢铁企业,汉阳、芜湖、宣化和太原保晋,这四家企业都在林铄的资本控制之下,由于欧战的影响,这些钢铁厂大多财源滚滚。</p>

汉阳铁厂由于辛亥年间战争的破坏,在一九一五年钢铁产量只有三万五千余吨,但利润也有近六百万元,直隶的宣化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约为五万吨,太原的保晋钢铁厂由于刚开工这年产钢铁一万五千余吨。产量最大的就是芜湖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将近十六万吨,利润超过两千五百余万元,仅仅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p>

江西督军李纯看着眼红,专门跑到福州来找林铄:“我说兄弟,虽然你做了咱的领导,也不能亏待老哥不是。好歹大家都是北洋一脉,当初我不是一枪没放,就把整个太原城都让给了你,现在怎么也得照顾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