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战略调整(1 / 2)

 “陈世英胆倒挺大,竟然敢在第一波攻击中战机不挂载航弹,万一被美国人识破了怎么办?”一起听取海军司令部关于所罗门海战情况的副总参谋长张维城略带责怪地说道。.org</p>

“一般来说,当敌机来袭时,谁也不敢不派出战斗机进行拦截。当然这种欺骗战术也只是偶尔为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攻击机能够作为战斗机来使用,海鹞式虽然在作战时灵活性稍有欠缺,但由于在设计时考虑到其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在主要部位加装了装甲,其防护性要远远强于我们使用的战斗机,非常经打!”陈绍宽解释说,“不过,澳大利亚军装备有几百架新式的喷火式战斗机,其性能甚至要稍强于我们的海航所装备的海猎隼,我们需要一种更强的舰载机。”</p>

“对陆航所装备的FJZ-110式雨燕战斗机所进行的舰载机型改进已经完成,根据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将会有1500架FJZ-110H海燕将会交付给航空舰队。但700多公里的时速似乎已经到了螺旋桨飞机的极限,我们的战机性能将无法再有多大的提高。”总装备部长刘庆恩说道。</p>

“必须加强喷气式战机的研制,螺旋桨飞机是无法突破音障的,想要更快的速度,就只能从涡轮发动机上下功夫,这是战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这个项目的进展有些缓慢。”林铄说道。</p>

“主要是发动机性能还达不到要求,我们从德国和意大利也得到了一些这方面的技术,总的来说,大家的水平相当。由于喷气式发动机对于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目前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正常使用寿命只有50小时左右,远达不到军方所要求的120小时的使用时间。”航空局局长厉汝燕介绍说,“现在冶金材料研究院正在就耐高温金属材料进行攻关,几种装备喷气式发动机的新式飞机正在位于阿拉善地区的秘密基地进行试飞,大约在明年夏初左右才有可能达到军方的要求。”</p>

“美国人很快就会从大西洋抽调一部分军舰来补充他们的损失,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在新的航空战舰服役之前,太平洋地区的争夺主要是围绕美国至澳洲的这条航线而展开。在进行岛链推进作战时,要避免冒进,一定要掌握住绝对的制空权,对于不能控制的地区,宁可放弃!”林铄说道,共和军目前受到的压力主要来自空中,在澳洲,美军部署了大约10000架作战飞机,而在北非,美英联军的战机合在一起,也有这个数,共和军目前所装备的5万架作战飞机,四分之三都部署于这一地区。</p>

随着战线的延长,对于作战飞机的需要就越来越多,这让国内的生产倍感吃力。</p>

共和国由于在1937年就卷入了战争,在军工生产上早已经步入战时轨道,装备生产在稳步提高,但增长速度却无法赶上美国人。</p>

美国在参战前军工生产一直受到限制,1940年的飞机产量为20000架左右,但在1941年,就增加到了45000多架,基本上已经与共和中国相当。随着其经济逐步纳入战时轨道,预计在1942年其飞机产量将会达到60000到70000架,其生产能力就会超过共和中国。</p>

从工业能力而言,共和中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1700亿华元,约为1250亿美元,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610亿美元,美国总体的工业能力约比共和中国强四分之一,但这些差距完全能够凭借着人口数量扭转过来。</p>

就军工生产而言,共和中国在制造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比如重量为42吨的39式坦克,其造价为7.8万华元,而美国制造一辆与其重量相当的M26式潘兴重型坦克,其造价却高达8.7万美元。在造船业,这项差距就更大,比如美国人建造一艘批量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战舰,造价为7900万美元,而共和海军所建造的比其排量高出近7000吨的天津级航空战舰,造价却只有8300万华元,从这一方面来说,共和军的装备成本要低于美军。</p>

稍微差一点的是工业制造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