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直布罗陀(七)(1 / 2)

 在经过火力压制后,中意联军即发起了对直布罗陀要塞的总攻。.org</p>

英军在直布罗陀的军用机场由于靠近边境的中立区,在共和军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的当天就被摧毁,丧失了制空权的皇空海军根本无法凭借这座要塞来保障地中海舰队的安全,当天夜间,坎宁安上将即带领地中海舰队的全部主力撤到了卡萨布兰卡。</p>

英国人在直布罗陀一共设置了六个堡垒区,其中在港口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海防要塞,另外在半岛的突出部还设有一座要塞群,这三座堡垒区主要负责对海防御,对陆地方面的防卫能力相对薄弱。</p>

对陆地的防御工事主要由旧城堡要塞区、锡格纳尔山要塞和直布罗陀山要塞这三个堡垒群组成。这三座要塞构成是以6座双联装203毫米要塞炮塔为中心,另外还布置有24座152毫米炮塔和12座133毫米炮塔,另外还布置有32座115毫米榴弹炮。</p>

直布罗陀要塞炮塔与战列舰炮塔相似,其底座为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永固工事,其混凝土厚度达2到3米,大部分还装有数公分厚的装甲板,每个炮塔都用地下通道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p>

稍微不足的是防空火炮数量不足,而且大部分暴露在表面阵地,在持续一周的炮击和空中轰炸中,位于要塞区的大部分防空火炮都被摧毁。</p>

炮弹如狂风暴雨一般从天而降,倾泻在英军的防御阵地上,大半个直布罗陀都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只看见山地间爆志的一团团火光。</p>

在北非战区派出的450多架“鹞式”攻击机进行轮番的轰炸之后,在上午9点左右时分,战略轰炸机部队的52架轰-11E型四发远程轰炸机在一个大队的“雨燕式”战斗机护卫下,飞到了战区上空。</p>

“报告,抵达目标上空!”</p>

“各机依次投弹!”第十七轰炸机联队联队长陈怀民上校点了点,下达了投弹命令。</p>

在投弹手锁定目标之后,按下了绿色的投弹按钮,数十个挂着降落伞的新式航弹飘落到了空中。在接近地面时,随着一声声沉闷的爆响,大团大团的白色气体在英军的阵地上散开,弥漫着一种天燃气的味道。</p>

紧接着,从护航的战斗机上又扔下数十个小降落伞,大约三分钟后,随着一些轻微的爆裂声,随之数十团半径在五十米左右如同阳光般刺眼的巨大火球在阵地上闪耀着,接连发出天崩地裂般的巨大爆Z炸声同,整个大地都在剧烈地震动着。</p>

爆Z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沿着封闭的坑道向着推进,即使是坚固的混凝土隔墙也在这巨大的冲击面前瞬时迸裂,一些处在爆Z炸中心的碉堡立刻崩塌,大部分的表面阵地在这一瞬间就被摧毁。</p>

更为可怕的是,在数十米的爆炸范围内,由于在爆Z炸时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造成阵地上的官兵们因为缺氧而造成窒息死亡,这些人尸体完整,由于缺氧而显得脸色惨白,场面令人恐怖。</p>

几乎只是在瞬间,位于旧城堡区和锡格纳尔山要塞的表面阵地就大部分被摧毁,这让战斗意志本来就很差的英军差点就崩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