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等待(1 / 2)

 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所策化的大规模战略反攻的时机终于成熟。.org保卢斯统率的德国第6集团军在伏尔加河畔的朱亚什维利磨光了所有的锐气,已渐渐显露出强弩之末、后继乏力的疲态出来。</p>

实际上从11月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苏俄军队即将在朱亚什维利格勒发起大规模的反攻,俄国方面超过一百万人的大规模军事调动不可能做到毫无痕迹。希特勒对于总参谋部的“清洗”加强了他对于陆军的控制力,但也导致总参谋部缺少判断力和效率低下,大批敢于与希特勒叫板的优秀陆军将领被解除了职务,总参谋中现在只剩下一大批唯唯诺诺,对希特勒唯命是从的应声虫。</p>

实际上在10月底,希特勒就接到了各种报告,苏俄军队正在向朱亚什维利格勒一带集结,他也认识到了第6集团军侧翼因缺少保护而存在的危险,但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在朱亚什维利格勒苏军的调动是为了防御,或是配合在尔热夫的进攻。他不相信苏联人有在发动大规模反攻的能力和勇气。</p>

没有人再会去会去触犯“元首”,除了新任的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自从1942年开始,希特勒就变得越发固执,并且开始怀疑手下那些陆军将领的判断力和勇气。在哈尔德元帅辞职之后,希特勒精心挑选出蔡茨勒上将越过一众资历比他更深的陆军将领,接替哈尔德成为总参谋长。希特勒希望这位因他破格提拔为总参谋长,使其成为陆军中最年轻上将蔡茨勒会对他感激不尽,俯首帖耳。</p>

希特勒现在愈来愈听不进属下的劝告,甚至讨厌别人提出不同意见,这也使他开始出现分析和判断错误,并由此做出一系列错误的决定,从而导致整个德军的溃败。</p>

</p>

在苏军开始大规模反攻时,准备从朱亚什维利格勒撤退的保卢斯出乎意料地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要求他固守在朱亚什维利格勒和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希特勒希望重现去年在莫斯科失利后力挽狂澜,转败为胜的奇迹,但这一次他的错误决定葬送了德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拥有三十二万人的第6集团军。</p>

希特勒任命在东线作战中表现出众的曼施坦因元帅出任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司令,去解救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p>

“尊敬的元首,我们有必要向中国人和意大利人进行求援,曼施坦因元帅手上的兵力不足,根本无法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如果第6集团军死守在伏尔加河一线,必然会遭受歼来性的打击!”在“狼穴”的作战室里,蔡茨勒依旧喋喋不休地向希特勒念叨着向同盟国家求援的必要,并且一再试图说服希特勒下令让保卢斯集团向曼施坦因的增援方向突围。</p>

“决不能考虑撤退,如果我们离开那里,将永远不会再回去!”希特勒突然毫无征兆地大发雷霆,“你应该很清楚,我们一旦后撤别想再回到那里。今年夏天的努力也全白费了,数十万英勇的德国士兵的生命,就白白牺牲了!我们一步也不离开伏尔加河,也不向中国人低头!”</p>

蔡茨勒愣住了,他不明白元首为何有那么大的怒火。</p>

希特勒的愤怒是有缘由的,其实在返回“狼穴”之后,他就意识到了东线战局的危险性,立即打电话给里宾特洛甫,要求外交部长约见中国代表,并要求共和军越过乌拉尔河向苏俄进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