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婚姻(2)(1 / 2)

神风之后 caler 4233 字 2019-08-28

 虽然潜家对张煌只是一个小小的新附军下千户有所不满,然而张煌毕竟是九拔都看中,潜家也不好多少什么,再加上张煌代张弘范转述的那句暗示,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由于张弘范要回大都面见忽必烈,因此婚事暂时就定在了张弘范回来之后。WeNXuEmI。cOM

张弘范北上了,张煌既然不愿进入侍卫亲军,那陪同自然就没有他的份。于是,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张煌就开始了城内的家和城外的军营两点一线的日子。由于知道张弘范是彻底灭亡南宋小朝廷的南征军主将,因此,在驻守杭州的其他几个千户所逐渐懈怠下来之时,张煌所部的训练却依旧没有放松,反而强度上有所增强。而且张煌现在也算小有家身,贴补些油水也花不了多少,一时间倒让张煌这个行军千户所在新附军里有一枝独秀的样子。

大都方面的消息很快就传来了,张弘范果然不愧是忽必烈的爱将信臣,镇国上将军兼江东道宣慰使的封赏,堪堪让年仅四十一岁的张弘范成为了从二品的方面大员。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张弘范的保举下,张煌的准岳父潜说友被任命为福建宣慰使,连同张煌也官升一级成了中千户所千户、武德将军的正五品武官。

“张煌拜见大将军。”等张弘范回到临安休息一日之后,张煌这才以呈送喜帖为由上门拜谒。“恭喜大将军为陛下信任,得以兼掌江东。”

“星流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虽然张弘范离开了杭州,然而对杭州的一切事物显然尽在掌握之中。“很好,世人皆醉,以为天下平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只有你斯人独醒,还知道对部伍勤加操练,不枉我对你的一番苦心。”当然,张弘范只是泛泛而言,事关南征大计他也不会同张煌这个小小中千户商议的。“喜帖我收下了,你和潜氏女成亲之日,我当亲往祝贺。”

成亲在南宋是件极其奢华的事情,不过张煌倒不用担心,因为当时“世俗生男则喜,生女则戚”,单单嫁妆一项他就能赚进不少,以理宗景定年间为例,一个小小九品郑姓将仕郎之女庆一娘,许嫁给万知县之子,仅资装费钱就高达十万五千贯,随嫁五百亩田尚不算在内。相较之下,作为男方张煌只要在金钏、金鍉、金帔坠等三金之外,再送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就足以了。

而潜说友曾经担任过临安知府,经手过杭州的大规模市政建设,又担任过南宋的户部尚书,经手钱财更是数以亿万计,因此,上等珍珠三斗、金五十锭、银饼三千枚、绢帛千俵外加钱塘县上等水田千亩泼天财富就此便宜了张煌,只这一下,就让张煌就少奋斗了二十年。再加上张弘范和张部万户的同僚、下官以及潜说友的亲朋好友、甚至那些试图卖身投靠却攀不上张弘范的那些前宋廷中下官吏送的贺礼,直接让张煌觉得自己费尽苦心在诸暨谋取不义之财的举动是次愚蠢而又鲁莽的冲动。

“小娘子来了。”看到新人的轿子过来,一名专门请来的阴阳先生拿着盛五谷豆钱彩果的花斗,向门首撒去,顿时周围看热闹的街坊邻居的孩子们争相拾取着,一时间孩子们欢喜的叫闹声充满了整条巷子。

新媳妇入门是得踏着青布条缓步行走,一女子捧着一面镜子在前面倒行引路,接着先跨马鞍,这叫“平安”,随后新媳妇还要在草上、秤上行过,等入了张家大门,一直行到一间屋内,坐在床上,这叫“坐富贵”。进行到这一步,作为张煌亲戚身份出现的赵彬、李度开始向潜家的送亲的族人每人奉上三杯喜酒,喝完酒之后,潜家人退了下去,至此“走送”

的步骤算是完成了。

“幸好不是绿帽子。”接下来身穿绿衣裳,头戴花幞头、腹中一肚皮非议的张煌被人安排到距离放置在桌子上的椅子上就坐,这就叫“高坐”。

“张大人请饮酒。”先是媒人,接下来是潜氏的姨母(原本应该是张煌的姨母,但张煌没有亲人)奉上水酒,张煌一一饮了,接下来是潜氏的嫡母,潜说友的正妻过来复请,张煌这才走下“高坐”走向潜氏所在的屋子,还没等他进屋,亲朋好友们就把从撕碎的彩帛像后世礼花弹一样洒向张煌,这叫“利市缴门红”。

等张煌刚坐下后,主持婚礼的礼官开始请两位新人出房,张煌执槐简,挂红绿彩,绾“同心结”倒行;潜氏面向张煌,把“同心结”挂在手上,缓缓行走。这种被无数文学艺术样式反复重复过的礼节,唤做“牵巾”。两人来到堂前,张煌和潜氏并立,由潜说友夫妇用秤挑开“盖头”,露出女子的面容。看着那张略施粉黛,宜喜宜嗔的少女的脸,张煌心头一时大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这一世成亲了,对象而且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