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鄂军集团的成败——夏斗寅、万耀煌(1 / 2)

神风之后 caler 7559 字 2019-08-28

 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各路军阀割据一方,自成派系。一些占据一省一地的军事集团又具备了浓重的地方色彩,被后人冠名以滇军、川军、黔军、湘军等称呼以作区别。本文所要叙述的是一支被冠以“鄂军”称呼,曾经先后以鄂人夏斗寅、万耀煌为首的军事小集团。

夏斗寅,号灵炳。1886年1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木子店杨梅河夏家湾。早年投入湖北陆军第8镇32标当兵。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随起义部队行动被提升为队官,曾随部参与进攻督署的战斗。但是不久就因为裁军的原因被迫退伍。1912年他在同乡张森的介绍下改投晋军,被大同镇守使孔庚委任为工兵排长,继升机枪连连长。第1师成立后,夏斗寅因在晋发展不顺遂重返鄂军,在第1师工兵营当连长。这个连,就是他日后赖以起家的基干部队。

第1师师长石星川在荆沙响应孙中山的护法运动,率部起事,但是被湖北督军王占元派兵围攻而失败。石星川于兵败之际将部队交给唐克明,只身离部。随石星川行动的夏斗寅见起义失败,便决定在部队退往施南途中率本部脱离,自求生存。他在脱离第1师后,击溃土顽蔡俱优部,缴获人枪400余,沿途又陆续收拢溃兵百余人,将所部扩编至700余人,加之他的外甥万维起拾得湖北官钱局钞票一袋,夏斗寅便依靠这些资本在湖北津市组建“鄂军团”,自任团长。此后他带着部队投靠湖南督军赵恒惕,部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夏斗寅首先函请正住北京的张森,并通过了张森的关系以及大量邀请在湘的鄂籍保定毕业生,并以此为基础扩编为鄂军混成旅,自任旅长,委任万耀煌为参谋长,李柱中为第第2团团长,张森为教导营营长,以夏鼎新、叶蓬、王亚翘、邱松、游昆等人充任营、连长。

1921年湖北省发生了“驱王运动”,夏斗寅于7月21日被赵恒惕委任为援鄂前敌总司令,配合鄂军驱逐王占元。王占元下台后,萧耀南继任鄂督,夏斗寅因援鄂有功,被萧耀南改编为鄂军第2混成旅。夏斗寅接受委任后,将教导营扩编为第3团,以邹成礼为团长(旋易张森)。并得到了萧耀南补充的1500余枝步枪,400余挺机关枪,使部队战斗力大为提升,但是他的部队却因为萧耀南的第25师师长陈嘉谟反对而未能回鄂,只得暂驻湖南。

1922年唐生智驱赵,夏斗寅先是坐观形势,随后投靠唐生智,但是被叶开鑫、陈嘉谟等部击溃。第2混成旅在投靠唐生智时,内部即存有反对意见,此番混第1团团长李柱中带着一个排投靠叶开鑫(后被缴械);其余部队则在第2团团长方殿甲带头下逼迫夏斗寅、万耀煌离部,倾向夏、万的张森又因新任团长不久,说话无底气。于是在一番“推举辞让”后,方殿甲接任旅长。他以张森担任参谋长兼第第第2团团长,率领混2旅改投叶开鑫。夏斗寅、万耀煌在离开部队后先居武昌,后移居上海。夏、万走后,倾向夏斗寅的张森即开始利用参谋长的职权联络第第2两团的部属秘密反方,不久即率领五个营脱离第2混成旅投靠唐生智。

鄂军第2混成旅分为两派后,分投唐、叶两军,但是湖南政局始终处于动荡之中。1926年唐生智宣布接受南京国民政府改编,并就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军长之职。他为了拉拢方殿甲的混2旅,由张森居中联系夏斗寅复出,委任夏为鄂军第1师师长,希望利用夏的旧日声望,使混2旅反水。夏斗寅自从下野后时刻关注自己部队的动向。此番见有机会复出,便于6月2第1师名为一师,但并无实际所属部队。唐生智虽答应将张森的独立团拨归鄂第8军教导师节制,夏斗寅只不过是一空头司令而已。

1926年7月9日,张森的独立团在占领湘乡后经过万耀煌的疏通,得以归还鄂军第第2混成旅的部分营、连长见夏斗寅复出,以及湖南局势于国民革命军有利,便纷纷率部脱离方殿甲,这些部队被夏斗寅改编为两个营。夏在得到了这些部队之后,以独立团第第1团),以万耀煌为团长;收编旧部的两个营扩编为第第3团,以张森为团长;任命万耀煌介绍的江瑞煌为师参谋长。鄂军第第第8军指挥攻打沅江,主力进驻汉阳,于9月初攻占孝感,切断直系军阀的北退道路。10月进军宜昌,击溃卢金山的北洋陆军第8师。

师长夏斗寅在参加北伐途中利用沿途收编的直军残部补充部队,并大肆扩编部队。第第14师,夏斗寅在就任师长之后将所部扩编为5个团。以万耀煌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叶蓬任参谋处处长,潘祖信任第第第第第5团团长;另成立姚德安工兵营、涂直炮兵营、江倍吾辎重营。全师达到1万2千余人,驻防宜昌。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清党,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自此国民革命军中宁汉对立,国共合作亦告破裂。这个时候夏斗寅的独立第第第第5团改为独立团;以副师长万耀煌兼任第第3团团长、蓝文蔚接任参谋长(后刘绳武升任副师长,萧勋升任第4团团长)。虽然夏斗寅在名义上隶属于武汉国民政府,但是其部下以万耀煌等人都建议投归南京国民政府。正当夏举棋不定之际,杨森响应南京政府,指挥所部8个师出川攻击武汉国民政府,夏斗寅面对川军八师之众无里抵抗,被迫退守沙市。此时,他为保存部队实力,摆脱与己不利的窘境,便决定投归南京政府。

夏斗寅的独14师既投效南京政府,便在杨森川军的配合下以第4团为先头部队出兵武汉。未料在进至嘉鱼时便遭到叶挺独立第24师、侯又生中央独立师的截击,部队损失惨重。此时其侧翼又遭张国威师袭击,便于6月初集结部队退往安徽宿松、太湖地区休整。夏斗寅之背叛武汉国民政府,虽未能攻下武汉,但是动摇了武汉政府的根基,蒋介石便于第第14师所部在潜山扩编为三个师。以蓝文蔚任军参谋长(后改朱怀冰),方昉任参谋处处长,万耀煌任第第第第14师虽然扩编为三师制军,但各师仅辖两团,以第第第2师;独立团与工兵营扩编的一个团编组第3师;分别以潘祖信、卢本棠、萧勋、夏鼎新、钱振亚、宋国瑞(后改王亚翘)为团长。

第第第3师为先头部队攻击王家大山,但遭到守军顽强抵抗,其第6团在遭到侧袭后竟自溃散。夏斗寅闻讯后急将第1师投入战斗,激战一夜,集中第1师师长万耀煌并继于次日占领林桥明皇陵。蚌埠为第第第3师因进攻敌阵失利被撤消番号,其所属第第2两个师,原师长佘式谷改任代理副军长,第6团团长宋国瑞因“带兵无方致使部队溃散”而被撤职,以王亚翘接任团长。徐州为友军收复后,新10军进驻徐州,夏斗寅兼任徐州警备司令。

第第27军,夏斗寅任军长,佘式谷任副军长,朱怀冰任参谋长。新第第66师,师辖三团。师长以万耀煌、张森担任,团长以潘祖信、卢本棠、钱振亚、萧勋、夏鼎新、王亚翘分任第第27军编成后列入左路军序列,由贺耀祖指挥继续第三期北伐。当左路军进至丰沛后,遭到直鲁联军反攻,第27军淬不及防,直退砀山,后在石友三部的增援下开始反击,并收复济宁。27军的这一次失利被部下戏称为“张木楷(张森的号)一日跃进百公里;万武憔(万耀煌的号)全师击退三骑兵”。张森亦因此战旧病复发,于同年6月间在后送南京治疗途中病逝。济宁收复后,第27军继续北上,军至天津而止。

1928年8月,国民政府鉴于北伐已基本取得胜利,于是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商讨裁军事宜。第第第第37、38两个旅,以夏斗寅任师长,方昉任参谋长,万耀煌、朱怀冰分任第37、38旅旅长,潘祖信、叶蓬、夏鼎新、卢本棠分任第73至76团团长。

第13师奉命开赴皖北剿匪,历时一月,先后在寿县、六安将土匪王泰、李万林部击溃。一个月后,友军第34师师长岳维峻将所属旅长卫定一暗杀,引起卫旅抵触,他们在旅部参谋主任王韬的率领下投靠第第13师补充团,以沈澄任团长。192第13师被编入朱绍良的右翼军序列向武汉方向进攻。由于桂军李明瑞部投蒋,致使桂军的反蒋战争迅速失败。第13师一枪未发即连占应城、京山,既而又在沙洋收编桂军第第16师的团长张亚一指挥。

蒋桂战争结束后,夏斗寅以师补充团一部和收编的第39旅。同时他对所属部队的人事进行调整,升第第第第39旅旅长,以刘锐、叶蓬、夏鼎新、王亚翘、刘汉涛、张亚一分任第73至78团团长,万耀煌和沈澄职务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