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组合拳(1 / 2)

 众所周知,落户是一门生意。

不过副作用如下:炒房、炒物价、炒未来。

历朝历代对于落户的基本要求,就是你要在居住地有一套房,然后还要有保人,这样才能从原户籍地迁徙过来这里落户。

应昭也打算这么干。

所谓原始的资本积累两条路,对外和对内。

应昭在蜀中,显然不能对外,那就只能对内了。

问:应昭治下谁最有钱?

答:世家。

问:要怎么让世家心甘情愿的掏钱呢?

答:刀子加炒地。

问:要怎么让炒地变成应昭想要的效果呢?

答:落户!

没错,自古以来,落户,是门生意!

想要落户,你得有房,有保人。

世家房子有,但肯定不够自己分,那怎么办?

应昭隆重的推出:预售制度!

只要从钱行付个首付,签个贷款,在工程队里干活,每个月上缴一部分工资,不就等于拥有了一套新房了吗?

当然普通人肯定付不起首付的嘛!

那世家有钱哇!

他们的隐户也是没有户口的,只要提前收紧落户许可证,那么世家想要中标就得招收有城市户口的百姓。

但如果应昭提前给了一个拆迁令,他们暴富了会怎么选择?

一铺养三代了解一下!

不了解也没关系,城外的其他小世家们也可以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土地财政的一部分运转方式。

用一堆没有建起来的房屋商铺,配合一堆的宣传语跟部分利益诱导,左右一倒手,成都不就起来了?

应昭没钱没关系,但有人有钱啊!

在刀子和财富之间,是人都懂得怎么选。

比如马宁就是听着家仆报告,还有应昭让人送到各家公司的“成都府规划图”听得头皮发麻。

“你是说,现在户根收紧,只要没有户口的百姓,需要征收丁税?”

马宁懵了,这是搞乜?应昭不是打算打造新城吗?为什么要赶人离开本地?

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得要钱啊!

“是这样的,不过丁税不高,一年就十文钱。”家仆回答,“只是真正的问题是,户口没办法落户了。成都的新房购置需要本地户口才能买,户部、仓部、税部三部联手,对所有非成都户籍的百姓进行调整,招工是还在继续,但一年十文钱还是足以让他们不敢给我们干的。而且就算招来了,也没办法过招标啊!因为他们没有本地户口。”

“……”

户口!

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自古有之。

而户口和房产挂钩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一样是自古有之。

但今日看到应昭这么做,马宁很懵逼。

这是想要干什么?逼他们交出老城里的房地产给这些黎庶吗?

如果应昭这么干,会搞出不小事情吧?

“老爷!老爷!”

外头,匆匆跑进来了几个家奴,举着一封公文道:“外边县吏送来了公文,说是要推进非成都户籍人口落户工程,上边有详细的落户方针!”

“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