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所以承禅皇帝不能败(2 / 2)

“聪明。”诸葛恒哈哈一笑,“不管未来谁控制了成都,但成都的房产也会不断的升值,无非就是快慢而已。现在你也看到了,我们的钱入了钱庄,钱庄再将钱贷款给投入建设的工人,他们会在未来四五十年内不断为成都建设。由此,我们还担心存入钱庄的钱赚不到利息吗?”

“明白了。承禅皇帝只是用我们的钱来做他的事情,而我们除了刀子面前不能拒绝,反而会因为给的利钱而心甘情愿,虽然不如高利贷赚得多,可是却比高利贷来的稳妥,还不至于被朝廷和庶民们厌恶。”

诸葛城惊奇起来:“好厉害的手段,好厉害的谋略,只是寥寥几个政策,蜀州世家们都得入局。钱入了钱庄,发给了百姓,如果承禅皇帝败了,那这钱……”

“回不来了。所以,他不能败。听说最近正在招收吏员,无论世家寒门还是豪强,只要报名并且识字就能去当吏员。回头想要当官,必须考大同书。虽然不是科举,但承禅皇帝似乎不打算这么早开科举了。那么从吏员做起来,就是接下来十余年的政策,你去报个名,也是时候立业了。”

诸葛城点了点头,便扭头去报名了。

应昭缺人,这个时候搞科举做咩?

他要的是一群有基础经验从地方坐起的吏员。

所以科举应昭打算暂时停下,先试试公务员制度。

宰相必起于州郡,没有实战经验就放进官场,反而不美。

应昭也派人张贴招贤令,只要有志于官,那就可以来蜀州从吏员做起来。

只要脚踏实地做几年,一旦对外扩张,就是县令级别的官员。

不就是官嘛!卷就完了!

等他在蜀州种完田,有了一批基层班子了,就能很快投入扩张。

不过在成都搞得热火朝天的应昭却没发现,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政策,搞得一群人开始不爽了起来。

那就是和尚群体。

应昭的钱庄出手,收走了世家大部分资产,世家们就等于没有去参拜和送香油钱了。

毕竟能放着就能赚钱,谁给菩萨?

另一边应昭下令拆迁三十二条街,清理的时候发现,超过三成的街巷没有主人认领。

他们主人就是成都附近的寺庙。

因为和尚们压根不在城内,压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而董大日本人也乐得如此,只要应昭笑纳,他再去找那群和尚,看看他们还憋不憋得住!

是的,直到现在,董大日都没有找到几个和尚愿意跟他一起搞事的。

只剩下一个天昭寺,勉勉强强。

再然后就是农田的处理问题

因为土地是赎买,也有期限,时间一到没来的就没了。

和尚们置地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他们也是人,也想要赚钱的嘛。

但问题是,置地的时候能不能别用已经过世的人名?

户部一查,好家伙,人都没了?

那还干什么?

直接收了,反正绝嗣了,钱都不用给,乐呵呢!

于是,在一系列动作结束,时间来到十一月,雪飘之时。

和尚开始出来收租,然后走到成都城外傻眼。

偌大的成都,到处都是工人在走走停停,夯地敲打,也有烧砖的车马行动。

岷江不曾结冰,虽然寒水刺骨,但轮流下去,愣了上来喝汤吃酒,也能勉强的干起来。

愣是在半个月间,将岷江大段农田掀了,重新拓宽河道,加深河床。

而这些岷江畔的侵占田,可都是和尚们的地啊!

地都没了,还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