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钱虎是谁?(2 / 2)

明枭 半包软白沙 0 字 2021-10-22

“哈哈哈,还是王镣兄知我。以钱虎的算计,他不可能不会到这里。这可是一大功劳,想来他是不会放过的。可惜了目前不知道此人手中到底有多少散兵被其收拢,无法断定。也不知道他到底隐藏在何处,否则老夫便可与其斟酌一二,共同抗敌。”陈良谟嘴上这么说,但是其心里却忌惮钱虎,毕竟大家都是武人,心有不服之意。</p>

作为陈良谟的幕僚,王镣心思明透,却不敢对陈良谟直言,在他心里,其实陈良谟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这是他的评价,跟钱虎是两个不同的极端,钱虎此人,从他作战的方式,便可看出其人不守常规,以奇为主。</p>

又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以其性格,应该是一个喜欢进攻不喜防守的将领,通过进攻来达到防守的目的。这样的人最难琢磨,他心里在想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也看不出他到底要从何处出手。</p>

此人一旦得到战场历练,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代名将,青史留名大可预期。值此乱世,王镣认为此人要么成为国之干臣,要么成为曹操一类的枭雄人物。</p>

假若大明处于太平时期,那么钱虎此人绝对是一个能留名于史的名将,然如今天下四处烽烟,北方有鞑子肆虐,亡中原之心不死;然中原同样是天灾人祸不断,四处都有乱民,扑灭一批又起一批,杀不完灭不尽,而朝中又在互相争权夺利,互相攻讦,结党营私。</p>

王镣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对大明已经失望了,开始崇祯上台,一举搬倒阉党魏忠贤集团,有着一代中兴之主的趋势,不过经过这几年下来,崇祯还是没有这个能力,用人处处失策,好谋无断,多疑而不自信。</p>

扑灭了阉党,但是阉党又在他手中重新启用,毛文龙之死,其后的袁崇焕被杀,可见崇祯的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虽袁崇焕有轻视他之心,大放厥词。不过袁崇焕确实有过人之处,辽东在其手中,虽然没有重夺辽东之地,但是至少不会再次丧失辽土。</p>

有他在辽东可以稳定据守住鞑子肆虐,也有着威胁鞑子的那个实力,不过在他被杀后,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已动摇了整个辽东军心,袁崇焕虽然自恃清高,却不会做出投靠鞑子这样的行径,从这点上,崇祯是在自毁长城。</p>

结局有点跟李牧相似,从袁崇焕被杀后,把崇祯一切伪装脱去,多疑,寡恩薄情展露无遗。明知道是离间计,竟然还要杀掉,可见崇祯并非无知,可惜威信之故,导致了这样的一场悲剧,痛失国之干臣。</p>

这令很多有识之士心灰意冷,他便是其中一个,本来出仕为国效命,但是在看到这样的结局后,反而偃旗息鼓,隐居在陈良谟身边做了一个小小的幕僚。</p>

本来他想在孙元化巡抚府做一个幕僚,然看到孙元化优柔寡断,识人不明,竟敢重用耿仲明和孔有德一类,使得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张可大虽为总兵,却自高自大,不听人言,在这里反而只有陈良谟此人可为,却进取不足。</p>

他在登州就没有遇到一个令他满意的东家,只得呆在陈良谟身边观天下风云人物,谋取一个安生之所,一展平生所学。空有满腹才学却无用武之地,这是何等的悲哀。</p>

在他眼里,其实陈良谟能抵挡住孔有德军就算不错了,以孔有德的军事才华也比其高一筹,其人又自恃清高,能听起他的一点建议已经不错了。</p>

这样的人怎能把自己一生投注在他身上,内心已经开始谋划脱离之策,如今看到钱虎后,有了希望。至少钱虎在他眼里绝对是一个可以下注的东家。</p>

他心中的猜想没有向陈良谟全盘托出,至少钱虎便是周围百户所中人,对登州地形了如指掌,观察人心还在他之上,断定孔有德必是假降,把握住一切事态的变化,这样的人才值得他去效命。</p>

如今钱虎才刚刚起步,从钱虎没有联系陈良谟便可看出,钱虎根本看不起陈良谟,不相信他,断定黄县必然失去,所以为了削弱孔有德的力量,从而壮大自身,根本不会前来支援。</p>

来了,他反而看轻了钱虎,不来说明钱虎是在谋夺登州,通过这次叛乱一举掌控登州一府之地。考验钱虎值不值得他投效的便是这黄县之战,钱虎没到,说明他推测准确,那么接下来就该换个东家,动动窝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