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二章 盖州绞肉机(1)(1 / 2)

明枭 半包软白沙 0 字 2021-10-22

 翌日,冰雪融化,第一次以晴朗的天空再次出现。火红的骄阳从东方升起,唤醒了周围的生灵。雀儿们叽叽喳喳的寻觅食物,没有感受到周围的沉闷和压抑。</p>

敌我双方如今各自的将领都开始进行了准备,一方进攻一方防守,互相在抢夺时间和空间。吴兵满眼血丝,从皇太极亲自亲征,心里压力大增,总共八万多军队进攻这座小小的县城,太看得起他吴兵了。</p>

不过心情虽然凝重,但是心中并没有任何的牵挂和忧虑,昨晚已经得知钱虎安全返回熊岳驿。钱虎的骑兵将会在今天早晨出发前来救援,关海坐镇熊岳驿,兵力一千二百人,总共四个营的兵力。</p>

这还得感谢王镣对战争的捕捉,在钱虎一个月没有消息后,便知道这次战事没有那么容易结束,皇太极肯定会大兵力增加围剿。</p>

故此,他又从登州抽调了一批精锐前来熊岳驿,最为可喜的是王镣已经上报朝廷,请求崇祯大皇帝陛下让辽东地区的边军作为牵制,可以少量的进攻鞑子。</p>

崇祯在钱虎一个月没有消息后,便已经下了道旨意给辽东都司高第,必须牵制住鞑子的兵力,让钱虎可以安全返回的旨意。</p>

在得到这道旨意的高第目瞪口呆,他想不到钱虎一个小小的登州督抚竟然在鞑子军事高峰期进军,可谓胆大包天来形容。鞑子的强大,他不是不知道,可是钱虎竟然做到了这点。</p>

难怪大凌河一带的鞑子纷纷采取了守势,没有出来游击,骚扰各地。高第召集辽东一干武将,瞧着下面的武将在他宣读圣旨的时候,个个像定住了般,眼睛直直的瞪着他。高第心里一阵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p>

后生可畏!这是高第的心里话。他继任辽东都司以来,未曾取得任何的战绩,自从孙承宗在崇祯鉴于朝中大臣的压力,不得不把孙承宗撤职回家养老后,他便战战兢兢的经营辽东。</p>

虽然没有取得任何的成绩,但是也没有让鞑子在进一步,没有继续丧失辽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他为官的原则。心里一阵叹息,如今大明能跟鞑子可堪一战的便只有祖大寿和吴三桂两人,不过祖大寿在辽东根基深厚,其心摇摆不定,他又不得不为了稳定祖大寿的心,反而让兵权放入此人手中。</p>

他没有办法,如今得到朝廷的旨意,又从鞑子的兵力调动情况察觉到了不同寻常后,心里还在纳闷,怎么鞑子开始乖了起来,不再那么盛气凌人。</p>

如今看到圣旨后,心里出了身冷汗,崇祯现在已经开始不看好辽东军了。这是一个信号,从钱虎出兵盖州和复州,并没有通知他们,已经表露出崇祯对他们的不满。</p>

不过听到钱虎在进攻盖州和复州一月有余,吴三桂心里没有任何的波动,他震惊钱虎的胆量,已经超出了他很多。两人差距在慢慢的拉开,曾经以为在经过几战与鞑子的交手,略有小胜便沾沾自喜,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可悲。</p>

他在沾沾自喜的时候,钱虎已经开始朝着鞑子身上去撕肉了。这种从海上登陆并进攻鞑子,他从来没有想过。别人没有做到,可是钱虎却做到了,如今从鞑子的调动来看,显然钱虎取得了斐然的战绩,否则鞑子不会这么乖巧。</p>

得知钱虎在盖州和复州两地混得风生水起,心里感到不可思议。他投降鞑子其实也是为了今后祖家保持不被灭族的危险,祖匡和祖大乐都被派入中原围剿贼人,而他则在辽东,然后伺机行动,选择投降鞑子;故此,才有跟鞑子眉来眼去。如今已经投到了鞑子的怀抱中,这个机密只有他一人知道,否则也不会在投降鞑子后又复叛而回。</p>

祖大寿也许现在没有想到其中的关系,但是高第可不是一个弱智,在这方面可是看得很远,便是吴三桂也看出了这点,故而使得两人相视而笑。</p>

高起潜是辽东都司的监军,又是他的义父,兼且跟高第的关系也不错。因为利益的结合三人结合在一起,高第重用吴三桂,也是因为意识到祖大寿奸猾和投机倒把。</p>

三人都想到了一块去了,大家都没有声张。反而互相打了个眼色。其后,高第没有派出吴三桂,而是派出了祖大寿出击,毕竟祖大寿在辽东属于元老级别的将领,地位和声望都不错,虽然投降鞑子略有下降,但是依然在辽军中是巨无霸的存在。</p>

他只要不再投降鞑子,那么他的地位便不会遭到动摇。这也是高第和高起潜两人拿祖大寿没有任何的办法的原因。辽东军盘根错节,关系网太复杂了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