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五章 威名赫赫(1 / 2)

明枭 半包软白沙 0 字 2021-10-22

 历经数十年的经营方有今天的成就,八大豪商作为晋商中的领头羊,虽然表面谦虚,然言语中无不流露出自豪来。鸣鸣得意,自诩眼光独到,没有挑选鞑子作为贸易对象,便不会有今天的晋商八大家的存在。</p>

数十年来,八大家豪商在晋商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朝廷调遣过来的官员,无疑在上任之初都会前来拜会。展示八大豪商在山西的地位,他们不但是商人,同样是山西境内的大地主,良田天数万顷,堪比藩王威势。</p>

虽然八家当家之主不在乎钱虎知道,可是心里还是微微生出畏惧之心,钱虎这个杀才简直是所有地方绅士的克星和时时警惕的敌人。</p>

登州中的士绅不是钱虎一刀切,一网打尽,虽然在地契回收的时候,表面在辽东陷落土地,一旦回归,将两倍奉还。若非万不得已,没有谁愿意接受这样的霸王条约,钱虎的霸道和冷酷,一直在警醒着天下士绅的神经。</p>

翟堂、黄永发、梁家宾三家,相比其余五家来说,实力相对弱小,自身发展较晚,若非当年鞑子南下劫掠,导致后勤吃紧,也不会被范永斗选中,他们又率先答应,才有今天的兴盛。</p>

似乎现在三家已经感到危险来临,一次刺杀与钱虎挂上了沟,本来进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这多好。恰恰范永斗承担了刺杀钱虎的任务,他们心里颇有微词。连一声招呼都没有打,把他们三家蒙在鼓里,这样的冤死鬼他们当然不愿意,现在他们宁可放弃与鞑子的贸易,也不愿意招惹钱虎。</p>

在三家看来,钱虎比起鞑子来还要可怕,通过商队进入辽东,得到的消息和所闻,钱虎在辽东干的事,竟然是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把皇太极好不容发展起来的旗人基业一下打回原形。</p>

范永斗根本没有意识到钱虎已经对动了杀心,没有意识到大明皇帝开始拿他们晋商开刀了。依然活在自我的遐想中,一直认为钱虎目前距离山西还非常遥远。</p>

有着山西官员站在他们这边,以为借助了东林党便会发生灭族之祸,或是杀身之祸在他们身上。这次协商不过是让八大家同口气而已,而非商谈退路的问题,同时也是在警告其余诸家不要伤心而已,目前道路还是一片坦途,官场风声依旧。</p>

范永斗不畏惧,那是因为他自己还有一跳退路,毕竟嫁出去一个女儿,这种政治筹码不是白白牺牲的,遇到灭族之祸,其女儿还是可以发光发热。</p>

在他看来,济尔哈朗是为大清而牺牲,为了保护大清皇帝后退而壮怀激烈,英勇就义的济尔哈朗,不论谁坐上的皇位,都会照顾和重用济尔哈朗这支皇族血脉。</p>

他是有恃无恐,不过下面的七家却不这么认为,钱虎的名声在外,其人的功勋都是建立在浮尸遍野,血流成河的基础上。通过屠杀得来的凶悍之名,他不惧怕,不等于其余的七家不害怕。</p>

越是有钱的商人越是害怕钱虎的光临,他们不会相信范永斗的鬼话连篇,谁人不知道他有个女人做了济尔哈朗的福晋,可是他们没有女儿在鞑子那边做福晋啊。</p>

七家出了范家府邸后,各自忧心忡忡,唯独斩良玉是其中一个没有任何顾忌和担心,他的看法与范永斗相似,并没有朝着钱虎已经知道他们勾结鞑子的罪证了。</p>

如今的想法更加的疯狂,鞑子示弱,更需要物资,对他们商业贸易,暗中的交易更加有力,正考虑着如何从范永斗中多争取一些交易额才是他当前考虑的首要大事。</p>

两支王家本身是紧跟范家,心里担心不假,不过若遇到抄家灭族,他们可以跟随范家远走辽东,或是直接进入察哈尔,躲避大明朝廷的拘捕,依然可以经营他们的商业。</p>

翟堂、黄永发和梁家宾三家则不一样,八家虽然对外是同进同退,不过在内部上三家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在与鞑子的交易中,他们没有多少发言权,每次只得占据小头。现在又发生了刺杀钱虎事件,作为局外人,他们更加看得清楚,钱虎若是知晓,定然不会饶恕他们一家老小。</p>

三人离开,打了个神色,意图互相协商一下,同时都有退出晋商八帮的心思;他们不愿意继续活在担惊受怕的日子,受够了这样的生活。还是安心的做个本本分分的商人,回头看看自己起家兴家往日,大有一副往事不堪回首。</p>

翟堂是其中最为表现激烈的一个,他开始警觉到朝廷怕是已经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若是现在脱离这个陷坑,也许还有救,若是依然继续下去,一旦大明缓过气来,晋商数十年的兴盛局面,将会成为过去,成为云烟。</p>

回到商会中,翟堂看着黄永发和梁家宾,脸色凝重道:“你们两位如何看待今天的事情,翟某堪忧今天的形势,不明白那支老狐狸为何要去招惹钱屠夫。咱们躲还来不急,偏偏老匹夫自己撞上去。连皇太极这样的枭雄都被钱屠夫压制着打,咱们小胳膊小腿的岂不是飞蛾扑火不自量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