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将军开府 新军改制(2 / 2)

明枭 半包软白沙 4197 字 2019-08-31

不过,这个消息,对于远在汉城的李朝的百官们来说,无疑是震动最大的。如今的局势,稍微有些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朝鲜的半壁江山,都已经落在这个号称平远将军的余风手里了,而原先信誓旦旦效忠于李家王朝的百姓官员,如今却都在这余风的治下,滋润无比的做着顺民,这个时候,余风撕下了原本还是一块遮羞布的“维拉斯科商业”的牌子,大张旗鼓的打出自己的旗号来,那么下一步怎么做,就很令得人无限猜测了。

汉城的崔谈崔大人的府上,如今是汉城最炙手可热的地方,每日价里车马水龙,就没断过人迹。稍微有些办法的人,就不难知道,崔大人和这位平远将军,是有些联系的,虽然崔大人是绝对不承认此事的,但是,大家又不是瞎子,这些事情,就算是没看到,难道也猜不到么?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就非常有必要做些什么了,就算没有事情求到崔大人头上,但是提些礼物,拜会一下也是好的,这一个是示好,二来混个脸熟,虽然这有些临时抱佛脚之嫌,但是,做了总比不做的好,万一真的局势到了他们不愿意看见的那一天,崔大人未必记得起他们这些曾经来拜会过的人,但是,那些没有来拜会的,他是肯定记得起来的。

再说了这样的行为,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大家一朝为官,又不是结党,难道还不让互相拜会了不是?

更有和崔家关系走得比较近的,此刻,就更为靠近崔家了,当初崔家二小姐,被崔阳浩送到平壤,这些人家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微微有些鄙夷的,不过此刻,他们哪里还有半分鄙夷之心,那些夫人们,和崔家的老夫人谈起这事情来,除了表示对崔夫人的眼光无限敬佩以外,就是无比的惋惜,尤其是家中那些有着适龄女儿的,种种情形,不足一一道哉。

唯一有点懵懂,或者说,被蒙在鼓里的,恐怕就只有王宫里的那位李琮陛下了,对他而言,北方虽有匪患,不过,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也没有什么担忧的。整个国家,还是算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只要自己不去招惹那些女真蛮人,那些女真蛮人也不会太过分,好歹大家都是大明的藩属,是兄弟之邦嘛!

可是,即便是蒙在鼓里,也蒙不了多久了,因为八月,余风一改制完毕,立刻就将驻扎在南浦一线的军队调回汉城整编,而在平壤已经整编完毕的四个旅,立刻赶到了南浦一线,接替了他们的防务,其磨刀霍霍之势,昭然可见。

这样的情势下,没有哪一个朝鲜守将,能够沉得住气的,别的不说,就是崔阳浩在对方军中,就已经让他们生不起多大的斗志了,要知道,崔阳浩可是有着“朝鲜军神”的加成光环的,这些守将,就算是再自负,也不敢说自己比那些女真人更凶猛善战,而崔阳浩,可是和女真人打了无数仗,收复了无数国土的牛逼人物。

出于对尚在汉城的崔家的保护,余风并没有让崔阳浩在这换防的四个旅中领军出现,他只是通过各种渠道,甚至包括崔阳浩和他那些旧(www.hao8.net)日的同僚的书信,将这个消息散播了出去,并让对方知道,在自己的治下,做百姓也好,做官也好,都不会比他们现在更坏。

“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这话余风相当的认同,打仗,太耗钱太耗底子了,若是不动刀兵,或者不大规模的动刀兵,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何乐而不为呢。别看他北征,风字营数万人打了不过两月不到,但是,这两个月,他动员的人力超过三十万,粮食几乎耗费了储备的三分之一,至于军械火药箭矢之类的,更是几乎将储备一扫而空。这仗,他打得有些肉疼了。

清国答应的好处,还没到手,再在南方这么折腾一遍(www.biquwu.cn),他觉得自己有些吃不消了,以前看历史书,动不动就将那些喜欢兴兵的皇帝,叫做“穷兵黩武”,余风现在可算是深有体会了,这穷兵黩武也得有能耐才行啊,你总不至于让自己的士兵,像个穿着像个叫花子,然后饿着肚皮去打仗吧,要真是这样,这些士兵,没准回过头了就反了你了。

所以,余风得出了一个结论,能够穷兵黩武的,都是牛逼人物,不说搞经济,至少在搜刮上,相当有一套,如果这两样都不行,那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窝里玩女人吧!

对于朝鲜李朝的势力,余风想得很清楚,以势压之,以力取之,反正怎么省力怎么来,他甚至可以不将那李氏一脉斩尽杀绝,也许,连保留王室都不是不可以,当然,前提是要这李琮非常的事情,将朝鲜委托给他这个平远将军来代管才行。当年米国人在扶桑,丢下了几个核弹之后,不就是这样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