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一玉德去,一玉德生(2 / 2)

督抚天下 米洛店长 0 字 10个月前

“是啊,这……这好不容易终于把玉德送走了,不会……不会来了个还不如玉德的人吧?”焦循也担忧了起来。</p>

“看来,只能希望皇上明察了。”阮元也感叹道:“杨吉,听你这样说,这阿林保或许才干确有不足,但并非贪官污吏,也没出过大错。若是他规矩一些,能让李将军多放开手去办事,倒也没什么。可就怕他也处处与李将军不和啊……里堂、杨吉,我想着也李将军也自会应对,皇上现在除了玉德,对李将军也开始信任了起来,他阿林保要是果真不识好歹,皇上那边,自然不会偏信于他的。”</p>

“那……那也只能希望如此了。”焦循道。</p>

这日焦循也与各人讲了些《易》学之事,眼看到了日暮时分,焦江二人才辞别阮元归家。而阮元讲论学术之余,却也一直念着福建之事。自己不在杭州,也只能祈求福建文武相和,让李长庚全力迎战蔡牵。</p>

果然,玉德的诅咒,阮元的担忧,仅仅数月之后就成了现实。这日,阿林保也将李长庚请到了督院之内,方一用茶,阿林保便对李长庚道:</p>

“李大人,有些话我这说起来,您可能也不满意,但我又不能不说,现实他就是这样啊?我来这里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有至少六七位省内官员,前来向我言及你拥兵自重,擅取福建府库以备粮饷修船之用。这藩司景安大人、粮巡道赵大人、兼理船厂陈大人、福州延知府、福宁王知府……哎哟,他们在我这里哭诉起来,那是一个比一个惨啊?他们都跟我说,本来是不想在皇上面前弹劾你的,所以让我来说说情,要不然,他们也没办法了。李大人,您看,我也是初来乍到,您不能把这些人都推给我管吧?”</p>

“阿总制,您这话我就不明白了。”李长庚当即回道:“年初蔡逆进犯台湾,我等好容易才将他击退,可蔡逆贼心不死,还在东海沿岸招募船只,海上时时有警。我也是不得已,才临时驻军福建,随时准备出海追击蔡逆。既然蔡逆尚未擒获,那我在此消耗钱粮火药,维修兵船,也是不得已的事啊?我用钱用料,筹集军备之时,也都是精心算过的,绝不会多要福建钱粮,我麾下兵士,半年来大多也仅能衣食无缺,若是这等开支,他们都不能支给于我,那这福建海面,万一被蔡牵再行劫掠一二府县,损失难道不比现在还要大吗?”</p>

“李大人,您清廉,您麾下兵士也都能奉公守法,这我知道。可咱们这里,这藩司府县,各有各的苦啊?”阿林保道:“您也该知道,咱这福建赔补亏空,七年下来也就补了不到一半,每年还要拿出这许多银子巡海、加强防务。您是觉得这些钱花的没问题,可下面其他人呢?他们若是补不上亏空,万一有一天皇上震怒,那可是要摘顶子的啊?”</p>

“阿总制,皇上给我下发上谕,也有好多次了。我没见过皇上,可我看得出来,皇上是仁慈之主。若是这里府县将实情详加说明,我相信,皇上一定会予以展期,更何况,眼下赔补之策,本来就是徐徐赔补啊?”李长庚道。</p>

“李大人,话是这样说,可皇上一句话,那是比天还重,您让下面这区区几个知府、道员,在皇上面前讲什么理呢?”阿林保又道:“不如,我倒是有个办法,你若依我的法子去做,我想海上自是无碍,下面我也说得过去,您说,这岂不是两全其美?”</p>

“那……阿总制的办法是……”李长庚问道。</p>

“李大人,您和蔡牵打了这么多年仗,有件事我倒是很好奇,您认识蔡牵吗?他究竟长什么样子?还有,您麾下将士,有多少人认识他啊?”阿林保意外地问道。</p>

“这……说起来,我还真没有跟这蔡牵打过照面,阿总制也该清楚,这大海茫茫,又是生死相搏,谁能记住那许多呢?麾下兵士,这样说来,估计认识的也不多。”李长庚道。</p>

“这就好办了啊?”不想阿林保竟然说道:“李大人,您也知道,这大海茫茫,想找个人哪里容易呢?更何况我听说这蔡牵上了船,跑得比陆上的兔子还快,您一定要捉他灭他,这未免也太难为大人了。所以我有个办法,既能让大人安歇,又能及早撤回兵船,大人只在下次剿寇之时,随便取一个人头,之后传首福建,就说蔡牵已经死了,皇上看蔡牵死了,那其他贼寇自然不足为虑了,到时候啊,李大人就等着加官进爵,回家享福吧!”</p>

“阿总制,您这是什么话?”李长庚听了阿林保教他隐瞒之法,当即按捺不住,向阿林保质问道:“若是我果然随便斩了个首级,便诈称蔡牵,那真的蔡牵若是再来,我不是还得和他交手吗?而且,真的蔡牵只要活着,这片东海,阿总制您觉得可能安定得下来吗?阿总制,您也是为官多年的封疆大吏,却为何连掩耳盗铃这般浅显的故事,都不知道呢?”</p>

“李大人,这简单啊?”阿林保竟还有后着,道:“就算真的蔡牵还敢在海上惹事,那也无妨,我们只需告知皇上,那是个假冒蔡牵名号的蟊贼,真蔡牵早就被我们杀了,皇上也不认识蔡牵,怎么可能因此责罚大人呢?到时候,谁敢在真假蔡牵上面胡乱告状,咱们就让他闭嘴,时间久了,这真真假假,外人自然就分不清楚了。”</p>

“阿总制,既然您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也对您说一句实话,我李长庚家里不缺钱,出来做官打仗,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眼下唯一的心愿,就是这东南沿海重获太平,千里海疆安澜如故!”李长庚看阿林保果然不足为恃,也当即斥责他道:“这蔡牵什么心性,您不清楚,可我清楚!他野心勃勃,劫掠商旅渔船,从来不留情面,五年了,这福建海上,无论商人还是渔民,闻蔡牵之名无不色变,这等人神共愤之巨寇,却如何能留在世上?他去年甚至一度自立王号,要与朝廷划海而治,实是恶逆至极,罪不容诛!我李长庚既然做了官,又于蔡牵交手,不能亲手击杀此逆,便是我为官之耻!若是我果然听了你的话,我良心不得安稳,这东海同样不得安宁,那般情景之下,你让我如何苟活!我出海之际,便立下死志,我宁与蔡牵共死,却决计不与他共生!阿总制,我言尽于此,此后用兵之事,你可自决,若你也与那些昏庸之人一样,想着弹劾于我,那你就给皇上上疏去吧!我李长庚只求问心无愧,其他的,我顾不得那么多了!”说罢,李长庚便即拂袖而去,竟是看也不再看阿林保一眼。</p>

“李长庚,你……你不要不识好歹!”阿林保也恼羞成怒道。</p>

随后数日,阿林保果然与其他福建官员一同上疏,弹劾李长庚滥用军需、拥兵自重、对下倨傲。但嘉庆也已清楚李长庚多年防海实情,看着阿林保等人诬陷之语,又怎能轻易为之所动?嘉庆当即下诏,将上言之人全部严加批驳,并且明确告知阿林保,若是他继续诬陷李长庚,玉德就是他前车之鉴,嘉庆并不在意一年里换两个闽浙总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