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曹进喜的结局(2 / 2)

督抚天下 米洛店长 0 字 10个月前

然而,就在这日下午,曹振镛面见道光之时,就将曹进喜与他所言之事尽数告诉了道光。</p>

“曹进喜,你好大的胆子!”道光听了曹振镛之言,当即勃然大怒,很快将曹进喜叫到勤政殿,当即向他斥道:“朕什么时候跟你说,让你去给曹振镛下口谕,叫他转达吏部了?朕又是什么时候跟你说,连兵部也要转告了?朕什么都没有让你去做,你怎能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擅自向朝廷枢臣要求办事?若不是曹振镛今日告诉朕你越权行事,朕竟然还不知道,你居然已经胆大包天到了这个地步!”</p>

“皇上,这……这不是您的意思吗?”曹进喜听着道光怒斥,一时却还自觉有些冤屈,向道光诉道:“皇上,这开列道府名单之事,您这几日一直在念叨,奴才都听见不知多少次了,所以……所以奴才想着,早些帮您把这件事办下来,不是也让您省心吗?”</p>

“你……真没想到,你在禁宫这么多年,竟然已经如此胆大妄为!”道光听着曹进喜辩解,更是怒不可遏,向曹进喜斥道:“你以为朕想去要道府名单,所以你就抢在朕前面去告诉军机处,你以为你很聪明,是吗?朕告诉你,朕没有议决之事,就算说了,也不过是朕一人计议,你没有朕的口谕,就敢擅自出去通报军机处,若是曹振镛今日也没有上报于朕,而是顺着你心意去做,朕又觉得这件事本不妥当,那怎么办?到时候朕改都改不过来了!还有,你今日妄传口谕,那明日、后日呢?朕要如何相信,你只有这一次妄传之事?若是有一日朕生病不能理事,你擅自向军机处传达口谕,朕应该如何待你?到时候,只怕前朝文武百官,都只知禁中有你曹进喜,不知还有朕这个皇上了!汉朝桓灵二帝,为什么累世皆以为昏聩,不就是十常侍之辈妄自揣摩圣意,自作主张,而他二人又听之任之吗?你今日也想在朕面前擅传口谕,你是想学当年的十常侍,前明的汪直、刘瑾和魏忠贤吗?朕告诉你,你今日有了这种念头,明日……也就不要在这里待下去了!”</p>

“皇上,皇上饶命啊!”曹进喜听着道光越说越怒,说到最后,甚至已经有了驱逐自己之意,当即被吓得魂飞魄散,向道光哭求起来。</p>

“饶命?朕今日饶了你,明日你败坏大清江山社稷之时,有谁会饶了朕吗?所以今日,朕绝不会留情面!将曹进喜拿下!曹振镛,现在就给内务府下发上谕,将曹进喜监禁,明日当着所有圆明园太监,将他重责二十板,之后逐出宫禁,永不叙用!”看起来,道光这一次对曹进喜,是真要痛下杀手了。</p>

“皇上,皇上饶命,曹中堂,曹中堂!这件事,您为什么,为什么要跟皇上说啊?!”曹进喜听着道光之言,也是万念俱灰,可是,若是曹振镛没有向道光上言此事,自己又何至于此呢?</p>

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两名勤政殿侍卫当即入殿,带了曹进喜向外而去,只留下曹进喜连续不绝的哭喊之声,渐哭渐远,终不可闻。</p>

“皇上,您明察秋毫,臣不胜佩服之至。”曹振镛也向道光拜道:“不过,臣还想请皇上定夺,今年仁宗皇帝守制之期已过,臣等是否需要准备北巡之事呢?”</p>

“北巡?罢了,如今国库也不充裕,承德、蒙古各部,也均属太平,这木兰秋狝之事,朕看就不必了。每年少了这一项开支,或许还能省下不少钱呢。这件事你无需再问,就这样……就这样过去吧。”看起来,道光却不似嘉庆一般力守承德巡幸旧制,而是终结了清王朝维系将近一个世纪的木兰秋狝。</p>

眼看道光计议已定,曹振镛便即告退。</p>

次日,道光果然颁下上谕,要求吏部兵部开具道府官员,八旗绿营将军提镇名单。但同时另一份上谕也送到了内务府,曹进喜被当众杖责二十板,随即便被驱逐出宫,再不得入宫办事。后宫内监经此一事,风气大变,再无人敢在大臣面前议论朝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