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将法(1 / 2)

 而沈乐在信中写道:阳州大胜,蛮族不过都是些无谋之辈,就这些人莫说是九万,就是九十万,我也不过轻易之间就能摆平。贤弟体弱多病一定不要出战,等我当了襄州再做打算。

自从阳州大捷后,沈氏亲族以及西楚的大臣、耆老们听说我要进军襄州,人人送兵送粮,就连蛮族中的一些部族都倒戈来降,他们都认为只有我才能击败蛮王。

我便和他们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后来他们提议让我在战胜蛮王后去古越山以蛮王首级献祭,我无奈之下只能答允他们。

听说襄州吃紧,看来贤弟手下大将多不尽力,不过贤弟也不必担心,为兄会替弟遮蔽风雨。

蛮族凶狠,贤弟体弱多病,凡是让为兄来就好,你切莫亲临战阵,万一伤了体面,便不好了。切记,切记,一定要等为兄到襄州再动手。

沈书读完后五内俱焚,这不是赤裸裸嘲讽沈书在襄州坚守不战嘛!特别是古越山以蛮王首级祭祀。祭祀乃是王之大权,所谓帝王之责不过戎与祀。

襄州军营中,郑江劝阻道:“王上!蛮军极其擅长野战,我们还是深沟高垒坚壁清野为妙,马上就要入冬,到时候粮食短缺,蛮军中不少野兽骑兵不能上战场,他们自然会退去!”

沈书面色狰狞,眉头紧皱:“难道说咱们就一直要想这样坐缩头乌龟不成?我西楚国现在在这里足足有十五万人马,而蛮族不过区区十一万,为什么我们不能一战?”

郑江仍旧想要劝阻,公孙天佑却拉了拉他袖子:“将军,既然王上已经坐下决断,咱们十五万人在这里人吃马造,每日消耗的物资也不是小数目。不如大家一同商议商议如何退敌,这才是上策!”

郑江依旧不依不饶:“退敌之法在当初出征时就说过,趁敌人立足未稳之时,集合优势兵力进攻,一举将蛮军赶回山中。可惜当初王上怜惜兵力,不肯轻易用武。”

“怎么,难道这都是孤的罪过不成?你是统兵大将,不能破敌还想来在孤身上?”沈书一点就燃,顿时大营中气氛有些焦灼。

郑江不为所动:“末将并非议论王上过错,不过是就事论是,反正决战时机已经过去,当下无非只能靠着坚城壁垒坚守不战!”

沈书脸色阴翳:“要是孤一定要你出战呢?”

郑江单膝下跪,将虎符放在地上:“那末将就请辞虎符,告老还乡,我不会眼睁睁看着麾下兵士去打一场必输之战!要是先王在,也会认同我的!”

“嘭!”沈书忍耐到了极限,他将桌上茶碗摔个粉碎。“好!先王,你每日将先王挂在嘴边,那孤便送你去见先王!来人,给我将这老匹夫脱下去,就地正法!”

公孙天佑吓得不轻,连忙劝阻:“王上息怒!王上息怒!郑将军一片衷心为国,请王上赦免他的罪过!”

“请王上赦免郑将军罪过!”臣子们也都跟着劝诫。

突然将军中展出一个人来,他白面剑眉,好个英气逼人的小将军:“王上,末将李威有本上奏!”

经过群臣的觐见,沈书怒气消了些“讲!”

“王上,末将以为此时正是破敌良机!”

“哦?说来听听!”沈书眉头一挑,瞬间就来了兴趣。

李威行过礼,阔步来到郑江身旁,昂首挺胸:“回兵王上,末将不敢苟同郑老将军看法,蛮军今日来不断增兵,显然是要与我等死磕,哪会轻易退去!以末将看来即使坚守到来年开春,蛮军依旧会死死地在襄州扎根!”

“那为何你说现在正是破敌良机?”沈书点点头,对李威的话颇为赞同。

李威自信地笑道:“我有三论,一者天时,蛮军远从山中过来,补给无外乎从山中运输,或是就地劫掠,我们在襄州相持已有月余,能劫掠的地方已经所剩无几,而从山中运输本身就艰难重重。如我所料不错,现在秋冬交替,敌军食不果腹,战力正是最弱之时!“

“二者地利,我等本就熟知襄州地形,哪里可以扎营,哪里可以佯攻,哪里可以水淹,为将者都应该了然于胸。而蛮族远来,则能与我将相比?”

“三者人和,我西楚国兵多将广,人人皆拥护王上。即使是郑老将军,也不过是人老胆小怕事而已。大家齐心协力,何愁蛮军不破?”李威说的头头是道,帐中文臣们皆点头。

“好!王上,李威将军虽然年少,但是却是以为不可多得的将才啊!”公孙天佑对他大加赞赏。

沈书摆了摆手:“你所说却是不错,可有破敌良策?”

李威胸有成竹道:“破敌之策,不过四个字围伏袭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