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约法三章(2 / 2)

郭嵩焘恭敬应下,然后立即退了出去。

营帐中,只剩下李振和张之洞。

李振目光落在张之洞身上,说道:“张之洞,相比于郭嵩焘涛而言,你治理一方的能力还欠佳啊,需要努力学习,中国的战争已经结束,而对外扩张不可能是永久的主旋律,所以,你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多向郭嵩焘学习,取长补短,明白吗。”

“明白。”

张之洞重重的点头,眼神认真。

李振继续道:“我已经接到了孟加拉地区奚应龙的來信,奚应龙明确表示,愿意在这一次印度之战中站在我们这一边,帮助我们统一印度。”

“奚应龙站在我们这边。”

张之洞皱眉,脸上露出不解之色。

李振问道:“你有什么疑问。”

张之洞握紧拳头,回答道:“当初我带兵进入印度后,扫荡了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直奔孟加拉地区,甚至逼近了印度腹心,可最后,正是因为奚应龙和奚长祯的攻击,才功亏一篑,虽然那一战也有英国人、印度本地的力量出手,但真正打得我们一败涂地的还是奚应龙,而如今奚应龙却主动向您示好,这会不会是故意的呢。”

对于奚应龙,张之洞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立即击败奚应龙。

李振摇头,淡淡的说道:“我相信奚应龙。”

顿了顿,李振又说道:“当时的情况下,你带着军队高歌猛进,其实已经埋藏了无数的危险,昔日太平天国建立之初,军队直奔满清首都北京,沒有根基,以至于失败,而你一样如此,若非奚应龙出手,你面对英国人和本地的力量,还可能战死疆场,沒有根基,你觉得能站得住脚么,就如同本地的阿卜杜勒家,以及普拉萨德、夏尔马等家族,他们是真的效忠么。”

张之洞听完后,陷入了沉思中。

良久后,张之洞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我懂了,。”他的脸上有着浓浓的落寞,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张之洞,而是落寞的张之洞。

李振皱眉,低声喝道:“知道强者的秉性是什么吗,不是天资聪慧,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屡败能屡战,项羽天赋异禀,刘邦只是一个痞子,为什么刘邦反而取胜呢,因为刘邦有顽强不败的精神,在哪里跌倒了,还能在哪里爬起來,若是你跌倒后,彻底沒有了自信,只能证明我看错了人。”

张之洞看向李振,眼中有着一团火在燃烧。

看错了人。

看错了人吗。

良久后,张之洞站起身,恭敬的朝李振行了一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多谢大总统,多谢您的宽容,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明白就好。”

李振欣慰的点头,他不希望历史上的张之洞消失。

并且,李振希望这一世的张之洞是能够超过历史上的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