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1-3082 浅坑(2 / 2)

官仙 陈风笑 7504 字 2019-09-27

不过,两人的关系真的不错,而且他跟杜毅,可以说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所以他不动声色地四下扫视一眼,笑着低声发话,“事急从权,曹福泉可不是也给首长换鞋去了吗?我早跟你说过……曹福泉绝对没有大家看得那么简单。”

“照你这么说,曹秘书长,该是枭雄一样的人物了?”陈太忠一听就来了兴趣,别人评说曹福泉,听不听无所谓,可祖宝玉不但是口舌严谨之辈,更是跟老曹共事多年。

“他成不了枭雄,这个人肚子里的弯弯绕很多,”祖市长摇摇头,他不愧是措辞考究之辈,说完这么一句话,居然就再也不肯多说了。

3082章浅坑(下)仪式结束,差不多就是十点半,按首长的行程安排,应该是去上谷市看一下几年前整理出来的杨村文化遗址——这个文化遗址被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确定为晚期智人阶段的人类,目前上谷市在大力打造这个旅游热点。

视察完那里之后,首长会在上谷市用些便饭,略加休息再返回素波,其时是下午上班后不久,正好开始下一轮的工作。

不过陈太忠并没有附和的兴趣,唐总理去视察那些东西,是名正言顺,可是他在这树葬陵园奠基仪式上,拥有如此强大的主场,都上不得观礼台,那他还自讨没趣什么?

于是他就表示,自己要负责把荆老爷子送回家的,荆以远的身体那真是不错,但是再不错也是年近期颐,一大早起来就这么一番折腾,然后又是上山下山淋雨的,有点吃不消了。

荆老也愿意直接返回素波,按他的话说,要是去上谷市看杨村,再吃一顿饭的话,那估计在上谷休息的时间不会短了,缓过劲儿来回素波,差不多就得是下午五六点了——回去还得接着再缓,得折腾两次。

那索性就不如一次折腾个够,现在就往素波走,到家的时候十二点半,吃了饭歇一歇,五六点钟精神就大好了——当然,老人家也知道,跟小陈在一起,他无须太担心自己的身体。

唐总理肯定是不方便反对,他表示谅解的话,那别人就只能更谅解了,谁都知道,首长的天南之行,起因是受了大师邀请——内在原因固然是众说纷纭,但是谁敢点破?

于是首长的车队先行,陈太忠陪着荆以远又看了一会儿风景,等没几个人了,才一手撑着伞,一手扶着他往下走。

临下台阶之前,荆老回头又看一眼观礼台,台子搭得确实华丽大气,说不得随口问一句,“为了这不到两个小时的仪式,搭这个台子花了多少钱?”

“得有……四、五十万吧,”陈太忠无奈地撇一撇嘴,上一次他来的时候,这台子要简陋得多,唐总理来一趟天南,光树葬这个活动,起码要多支出两百万去,但是这话,他可不能当着荆老抱怨。

“啧,”荆以远微微咂一下嘴巴,没有再说话了。

接下来,由于不用追随首长的车队了,陈太忠开得异常轻松,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平均速度却也不比警车开道的车队慢多少。

他开得自在,荆老坐得也舒服,关键是没有那种隔着汽车都能让人感觉到的压抑气氛了,他坐在后座上,闭着眼睛,缓缓地发问,“除了对书法,你对文化艺术有什么了解没有?”

“不敢说了解,您有什么指点?”在文化艺术方面,陈太忠可不敢跟荆大师吹牛,尤其是,这个问题,出现得有点莫名其妙。

“外国的我不敢说,但是中国,有创造力的大师……我说的是有创造力的,从来都是出现一个朝代的前三代,到中后期,大多数涌现出来的只是匠人,”荆老的回答,也很有点天马行空的味道。

“匠人?那个……巨匠也是匠人吧?”陈太忠越发地不摸头脑了。

“没错,巨匠……那终归只是匠人,”荆老轻喟一声,“创造力被扼杀了,他们只是在精益求精,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给精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但是不容易诞生大师。”

“这个……您说得都不错,但是,您到底想说什么呢?”陈太忠越听越迷糊。

“你玩瓷器吗?”荆大师又蹦出一句更莫名其妙的话来。

“不玩,”陈太忠摇摇头,眼下瓷器收藏的风气渐长,但是他对这些东西没有半点的兴趣,不感兴趣嘛,而且陈某人并不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主儿,别人附庸他还差不多。

如果哥们儿哪天玩上了瓷器,那必然是汤丽萍买宣德炉的旧故——为了洗钱!

“那我跟你说一说清朝的瓷器吧,只说康雍乾三代的瓷器风格变化,康熙一代,瓷器相对粗陋,设计风格较为开发,无论从款式、造型、色泽、素材上来说,都比后面两代内容丰富得多,淘换真品有难度。”

“但是雍正就不一样了,他对瓷器的要求,达到了几近于苛刻的程度……其实就是苛刻,所以他那个时代,官窑的废品率奇高。”

“有了这个先例,到了乾隆,对瓷器的造型、尺寸、图案、色泽等方面的规范,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能出精品,但是……创造力在重重束缚下,也被扼杀得差不多了,固然能有一些出奇出新的作品问世,终究逃不脱不了那些窠臼和桎梏。”

陈太忠听得点点头,他隐约感觉到了,荆老要说什么,“您是说随着制度一点一点被完善,体制里就越来越容不得叛经离道?”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太忠你的个性太强了,”荆以远点点头,他对小陈的感悟能力,还是很欣慰的,“虽然你有些不为人知的能力,但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故事证明,越是严谨的体制,越容不得叛经离道……大环境使然,个人能力起不了多大作用。”

“历朝历代吗?”陈太忠隐隐觉得,荆老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完全令他信服,“可是我觉得,宋朝的体制是越来越宽松啊,到后来居然出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象,有人甚至说那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吧。”

“你说错了,宋朝的现象很特殊,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刑不上大夫,重文抑武等等,但是归根结底,宋朝是注重自身的享受,这是他们体制发展的需求方向……澶渊之盟,胜了都当败了算,为了省那点麻烦,不过就是一点岁币,给你就给你了,就像现在的商家给小混混们交两个保护费一样,图个安生。”

荆以远侃侃而谈,兴致真的很高,“但是宋朝的败亡,也是因为他体制的发展方向出了问题,商业、科技和人文等都是冠盖全球,可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基调,导致了他的败亡,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宋朝都没有出现过武人掌握话柄的现象……这不叫体制森严?”

“但是这个……李白总不是唐朝前三代的人物吧?”陈太忠已经被荆老的话折服了,但是他不肯轻易认输啊,他的历史其实学得不算太糟糕,那就只能硬着头皮跟荆老叫真了。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算一算这就四代了,不算武则天的大周,中间好像还有个唐啥宗的,李白发迹是在唐玄宗,您不能说李白不是大师吧?”

“李白……中国历史多少年,也就一个李白,”荆以远听得就笑,然而,他在这方面的眼界和豪气,也不是旁人可以企及的,下一刻,他话题一转,“没错,这是惊采绝艳的人物,但是他也就是写一写唐诗,他要改行写宋词,在唐代混得下去吗?”

陈太忠登时语塞,荆老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带这么偷换概念的。

“天才,什么时候都有,包括绝顶的天才,但是制度和风气一旦形成了,你只能顺着那个套路走,”不知道为什么,说到这里,荆以远的情绪有点低落,“扼杀的……是想象力啊。”

“不受约束的想象力,扼杀也不能说错,”陈太忠冷冷地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由这个话题想到了六办。

“嗯,”荆以远点点头,又轻喟一声,“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是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候,新朝创建伊始,各种学术争端竞相冒头,相信以你的历史底蕴,对这个并不陌生。”

“您想说,体制的完善,会导致思想的僵化,这个我明白,”陈太忠有气无力地点点头,“不光是官僚体制的完善,资本体制的完善,也会导致僵化,我理解。”

“呵呵,”荆以远听得笑了起来,他感觉到了小家伙的抵触情绪,也不再说什么,他原本是豁达之人,又是活了近一个世纪,哪里会为这点小事叫真?

“我没有说匠就不堪,齐白石倒是大家公认的大师,虾画得确实好,而张择端只是一个画匠,但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比齐白石所有的画加起来,价值都高,因为他忠实地记录了一个年代的风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好话坏话都让您说完了,”陈太忠笑着摇摇头,荆老这些话,似是要他摈弃个性融入体制,但是似乎,荆老自己都有点不情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