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镇(1 / 2)

 世事就是那么的无奈,被朝堂死死的摁在陕西,不得挪动丝毫。</p>

纵使李修准备得再充分,耗费再多资源去加速这个行军过程,但陕西之京城,两千多里路程,依旧是个难以跨越的路途。</p>

毕竟,这个时代的道路,可不是如后世那般,四通八达!</p>

寥寥几条官道,七绕八绕,联通几个重镇,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官道可言,这也是为何这个时代的战争,重城要塞重要的原因。</p>

因为不夺取那些处在交通要道上的重城,你都没地方可以走!</p>

预估两千多里路,实际上,亦是远远超出了这个距离。</p>

再加之宁远至陕西,这遥远的信使赶赴的路程。</p>

实际上,自李修开拔出兵开始,就已经落后了后金大军很多很多。</p>

李修率领勇卫营还在半路上紧赶慢赶,努尔哈赤,则已经整合好了蒙古各部,号称十数万大军,兵锋直逼蓟镇边疆!</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而对朝廷而言,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兵到用时方恨少!</p>

后金主力在辽东虎视眈眈,原本一直被朝臣们当做底气的辽镇精锐,此刻谁也不敢擅动丝毫。</p>

事实上,自袁崇焕的军情奏报至京城后,原本大呼小叫着要袁崇焕赶紧率兵阻拦努尔哈赤的朝臣们,顿时就闭上了嘴巴。</p>

辽镇的作用,朝臣们自然清楚,辽镇在,努尔哈赤就算捅破了天,最终也不可能在中原久待,迟早还是要回去的。</p>

但若是辽镇丢失,那可就彻底完了,山海关距离京城,也不过几百里路,以后金的兵锋,数日便可兵临京城,一个不好,这煌煌大明,就得来个衣冠南渡,重演前朝之事。</p>

大明就得变成南明了,那才是天大的祸事!</p>

大明最精锐的辽镇边军不能动,那在天下勤王兵马到来之前,就得依靠蓟镇边军,以及……嗯,还有京营……</p>

只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蓟镇边军,还有京营,是个什么烂样,朝臣们自然无比之清楚。</p>

尽管提前有所准备,但糜烂腐朽,又岂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p>

于是乎,那一道道催促各地勤王大军的旨意,就跟雪花一样,每天不停的散至各处,催促,催促,还是催促。</p>

而这一次,朝臣们也终于没再想着将李修与勇卫营摁在陕西不给动了。</p>

事实上,从后金出动的消息传来朝堂,谁都知道,这一次,不可能再将勇卫营摁住了。</p>

勇卫营回京,是必然。</p>

而事实也是如此,出于恶趣味,李修这率军勤王归京,每天还不忘给兵部汇报一下行军进度。</p>

这可是把不少朝臣给恶心坏了。</p>

谁都知道你李修从不鸟兵部,现在每天汇报,嘚瑟个啥!</p>

只不过,勇卫营这行军速度,也着实让不少朝臣为之惊讶。</p>

其他勤王军队,每日能走个五六十里路,那还是紧赶慢赶,朝廷不停催促之下的结果。</p>

这勇卫营,看其行军进度,每天俨然至少是急行军八九十里路,这速度,都快赶上骑兵的行军速度了!</p>

被朱由检临时任命统筹京蓟防物的孙承宗,在了解了勇卫营这飞一般的行军速度后,更是当众表示,若如此急行军之速度,勇卫营尚能保持完整建制,必战迎击努尔哈赤,当以勇卫营为绝对主力。</p>

对此评价,朝臣们自然不可置否,虽说经过数次平贼之战,朝臣们也都知道勇卫营绝不是一支弱旅,但其真正成色如何,这还是需要考究的事。</p>

但眼下之局势,能有强军来援,亦是一件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