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务必要让清军在三月退回关外!(2 / 2)

“见恒、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朕无意追究各位的责任,国事糜烂成这样,朕有责任、你们也有责任、可事还得你我这些来做,你我想不出应对眼前局势之策,大明该怎么办?天下的黎民又该怎么办?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将虏兵驱逐出关!见恒、你掌着军机,先说说你对此事的想法。”</p>

陈新甲听到皇帝的这些话,居然有些感动,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有亲身到了通州大营,外人才能理解此时的陈新甲有多难。说是大权在握的督师,可实际上哪?除了自己从兵部带出的卫兵以外,前来勤王的那些将头谁会真正听他的调遣和指挥?要不是这次出京督师,手里有一百万两银子和通州那边储存的漕粮,估计连目前的局势都难以为继。幸亏如今的皇上是个明事理的人,不然自己的这份苦谁能体会?</p>

“陛下、臣请奏召庐州的黄得功、南京的周遇吉率勇位营老营北上勤王,另令在京的勇卫营新营出城与虏作战,有此三部精锐加入,臣必率勤王大军将虏兵赶出关外。”</p>

谁能听话、谁能作战、陈新甲还是清楚的。黄得功、周遇吉、再加上前不久在城外与清军大战的勇卫营新军,这三支人马加起来就有两万多,有了这三支能打且听说的兵马在手,他觉得还真可以与清兵好好打一场。</p>

“准奏、朕这就下旨召虎山和萃庵率部北上,等他们北上之后与新军合营尽归你调遣。在虎山和萃庵未到之前,朕先让新军出京,在直隶南部与敌周旋伺机接应两部北上人马。”</p>

从大的方略来说,陈新甲的这番布置没问题,也没法反驳。不过朱由检有些不放心将新军交给他指挥。这并不是怀疑陈新甲的能力,而是怀疑他现在手下的那帮勤王兵的能力。过早的与他们合营,掣肘太多,反而丧失了新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同时还有可能被他们给坑了。与其和不靠谱的友军合作,还不如先独立作战,等真正靠谱的友军来了后再合兵一处联合作战。</p>

只要新军和黄得功、周遇吉他们合营,哪就是一支超过两万人的大军团。不要说那帮勤王军坑货了,就是现在入关的这支清军,也没那个能耐奈何住,除非他们不惜任何代价的想要死磕。</p>

本来朱由检是不想调黄得功北上的,他在庐州、凤阳一带承担着压制张献忠部流寇的重任,要是调他北上,张献忠部就很可能失控。</p>

可现实情况却容不得想这么全局的大战略,北直隶、山东必须尽快恢复平静。没有他和周遇吉过来,光靠新军和靠不住的勤王兵,是很难实现这个战略意图的。不管愿不愿意当补锅匠,现实都逼着人当这个补锅匠。对整个大明来说,可能南方的稳定更重要,但对崇祯来说,北直隶才是根本。</p>

“见恒、虎山和萃庵应该一月时间内能赶到战场!朕给你两月时间,将虏兵赶出关外。在虎山他们来之前,你必须得想办法,让现在的勤王兵向南压,一定要给清军足够的军事压力,将目前他们这种肆意做乱的态势牵制住。这样虎山他们到来后,更容易展开大战。咱们必须得在三月份、将清军赶出关,不然今年的情况将会不可收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