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咱三人到京城后、能不能保命都难说!(2 / 2)

“那时候没杀我等,是因为我等还有用。可现在,陛下的新军能顶大梁了,我们又失了兵权,你们说有没有可能算后账?”</p>

唐通的一番话说的马科和白广恩两人冷汗直冒,他们瞬间不再对失了兵权气愤,而是担忧起自已的命还能不能保全了。</p>

见两人总算是脑袋正常了,唐通继续开口说道:“情况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至少到现在为止,陛下还没对我等动杀心,不然也不会给咱三人封爵位。当然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到了京城后,还得谨慎保命。而保命的关键是什么?是让陛下觉得我三人还有用!”</p>

有用?除了能带兵我们三人还有啥用?白广恩和马科两人很是不解的看着唐通,想让他把这事说明白一些。</p>

“全力配合陛下安排的这次军改,不要再让部下去和刘元斌他们闹别扭,安抚咱们的旧部,为陛下省心,这是其一!其二是在军令堂好好作为,替陛下分忧。”</p>

白广恩听了唐通的话,很是气不顺,开口说道:“唐兄、军令堂咱们怎么作为?衙门的事,咱哥们可不擅长。再说让咱配合人家收编咱的人马,俺觉得憋气。”</p>

“军令堂是将兵部、五军都督府、御马监和而为一的新衙门!为何要将这三个衙门和而为一?概因为、勋贵们不堪用、太监不知兵、兵部的文人大而化之,才要设这个新衙门,革国朝武事的弊端。咱三人,可是在战场上掌过兵的,陛下调咱三人入京,怕不是只夺兵权这么简单。话唐某就说到这儿了,剩下的两位自己琢磨。”</p>

唐通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觉悟,并不是因为他突然开了窍想通了。而是昨晚被软禁的时候,曹若海带着他儿子过来做了一回思想工作。</p>

曹若海在和唐通谈话的时候,除了讲了一些皇帝对军令堂的设想以外,还透露了一下他儿子唐翰辅的前程问题。说他儿子这次口外战役表现不错,安心去将校堂学习,学完之后最起码能在新军中当个团长。</p>

儿子在军界还有前途,唐通一下子有了心气。现在看来、新军已经是大明最大的军头了,儿子能顺势靠上这棵大树,唐通觉得自己被夺了军权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p>

幸亏前些日子,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这个选择还给儿子铺了这么条路,唐通觉得自己是被幸运附体了。</p>

三贼头入京之时,朱由检已经在内殿里接见一位从前线下来的人。</p>

“先生、以后可不能再上战场行险事了。听闻先生到了前线,朕生怕有个闪失。那样,这场战大明可就亏大了。”</p>

宋应星捋了捋胡子,开口说道:“能在这个年龄上前线,为国杀贼,老朽依然知足。这次去了前线,老朽收获颇大,想到了不少军械、军备改良的法子。老朽回来后、准备将这些想法一一实现。”</p>

“好、先生之妙思,朕全力支持。不过、以后先生最好还是不要再去前线了。先生之重,堪比大明社稷,为了大明,由检烦请先生以后不要身赴险地。”科学技术就是战斗力,这次宋应星在战场上的作为实实在在的证明了这一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