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经济封锁到底有无意义?(2 / 2)

“最近一个月、情况相当好!不少商人直接跑到天津港进货,运到这里来做生意。听说天津那边只要来船货在一天内便能销空。”

“出货总量大吗?”

“相当大,附近的蒙人部落,基本上全来当二道贩子了。还有宣化、以及大同那边的商人,也有不少跑到这边来做生意。”

“晋商到这儿来做生意?他们纳税本分不?这帮人中、有不少是和满人在做生意。”

“纳税倒是挺本分的,只是听说很多出口的货都被他们买到了满人手中。下官等人向京里发过奏章,请示是否在榷场禁卖一些货物,特别是铁器!可朝廷的答复是维持现状,吾等也不好擅作主张。”

开榷场的时候,由于有其它边境做走私贸易,朱由检便做出凡是民间流通的货物,一律可在榷场发卖的指示。现在情况变了,古北这边差不多成了唯一的贸易通道,从条件来说确实有大规模经济封锁的条件。但朱由检却犹豫了起来,倒不是他贪图榷场赚的这点钱,而是他对搞经济封锁到底有无意义有怀疑。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iiread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长期来说,大明都在做和经济封锁差不多的事,对边贸货物的品类进行严格限定,杜绝一切有利于提高草原战力的物品输送过去。从效果上来说,似乎也有作用,蒙古部落战力衰退、社会生产水平跌落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何满清能不断加强对草原的控制力,草原部族越来越抵制大明心向满清?就是因为这些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家满清也有一定的工业生产能力,与满人走的近一些草原部族能获得一些急缺的物资。

经济封锁就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另外朱由检也对以铁制品为主的禁用货物输入草原,对以后大明战力产生的影响存疑。火器、火药肯定不会进入贸易体系,而大明新军必将在短期内进入全员热武器时代,将铁制品卖过去,被他们融铁,最多也就做成刀剑和甲胄,再大不了就铸点土炮,似乎产生不了多大影响。

“所有边境贸易,只售卖成品,半成品和原料严禁销卖。生产机械需严格把关,尽可能的少输入到草原。海关署稽查部门,严格执行此条令。除此之外、民间发卖的一应货物,都可进入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