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大明海师的传统不能丢!(2 / 2)

要说,目前北方海域,其实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海军,整个大明海域来说也就郑家的舰队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所以尽管海军很弱小,可守住海岸线花点力气还是能做到的。

“陛下、如此说来花大力气建海军有啥必要?咱们雇点民船,就能将这些事办到。”黄得功听完皇帝的设想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花大力气建海军是为了长远,虎山你别看咱们眼前的海面上貌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在真正的大洋上已经波涛汹涌了。西洋国家中有大小舰船几千上万艘的国家起码有两三个,他们能远隔万里来我大明海域骚扰,甚至还侵蚀了咱们的疆土,可想而知有多可怕。大明的近祸在陆上,可大明的远祸却在海上。”

远祸在海上?黄得功等人听着有些不信。

管他们信不信,反正皇帝信了、他们就得跟上信。

“见恒、这段时间你得长驻天津,务必要将海军的架子在一月之类搭起来。朕的想法是两三月内,就要对登州用兵,用以战代练的方式,赶紧促使海军成型。”

不以战代练,海军连基本的战术概念都没有。哪怕是在战事中吃点亏和败仗,也好过闭门造车。海军的基础兵源刚开始朱由检的想法是从天津这边的渔民中招,但到了地方后,才发现这个想法不怎么可行。渔民是会水,可他们离海军的要求还是差的很远。最后的办法还是先从陆军中选三千多机灵的士兵过来,将架子搭起来,然后从以前的水兵选个百人,再从渔民中招一两千人,组成一支五千人左右的海军。

人能凑齐、训练用的小船也有,但没有正经的大军舰!总不能让这帮人划着舢板船去出海作战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先买后造的办法来解决。福建那边的民船厂,其实一直在造大福船,市场上应该有办法搞到几艘像样子的福船。最好的情况当然是自已能成规模的造船,可天津船厂已经荒废的不成样子,短时间内是没法恢复了。

恢复船厂的产能,是一件相当令人发愁的事,朱由检在和宋应星沟通后,更觉得这事相当难办。因为天津船厂要造福船从工匠、材料到图纸是一无所有,这玩意没有生产经验纯靠自己摸索怕是一两年都未必能摸索明白。堂堂大明,官方造船厂成这个模样实在是令人无语。

“宋先生、船厂这边你还得费点心,现下船厂要集中力量造自己能造的最大的船,先将工匠们的心气恢复了再说。”

第280章大明海师的传统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