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有前科的朱大典能否一用?(2 / 2)

“大明律不是在吗?难道没有写如何定贪墨的罪!”

谷舍span“陛下、潘永图其人虽然贪昏,然这些年为国事也算尽心,老臣恳请陛下能宽宏处之。”

“太师、此话朕只说一次!治国治吏当有规矩,随意宽处,祸国殃民。别的事朕可宽恕,但朝廷花出去的钱用不到地方决然不在此例,不然新风运动岂不是玩闹了?一年近千万两银子开出去,起不到应有知效,朝廷能有多少钱填官员的贪心?莫要为头脑不清、搞不清形势之人求情。”

老周被皇帝突然严厉的口吻吓的不轻,额头上汗都出来了。

见周延儒不再说扯淡话,朱由检继续开口说道:“太师现在最该关心的事当是如何尽快重建顺天府官治,这才是事关黎民百姓和朝廷大计之要事。对一脑袋不清的昏庸贪官同情,不该是大国首辅之风范,最该同情的是顺天府的黎民百姓。接替潘永图任顺天府尹之人,朕比较属意马士英。然马士英那边安民署的差事,无能臣干吏可接,太师这边有何思量。”

老周缓了半天,脑袋才清醒过来。皇帝要提马士英任顺天府尹,这肯定没得商量了。安民署总督如今算是好差事和当年的漕运总督有过之而无不及,让谁去接这个实缺?“陛下、近日金华的朱延之来了京师,臣正在发愁没妥善的职差安置。其有治民经验,做安民署总督倒是合适。只是此人、之前在任上有贪墨劣迹,不知合不合用?”老周最后补这话是为了防止被皇帝再训一顿,反正人选他是推荐了。

“你说的可是朱大典?”

“正是此人!”

朱大典跑到北京来了?这人在明末诸臣中是一号人物,在后世的史书上是写过一笔的。他在南京找个新差事应该不难啊!怎么跑北京来了?

“朱大典为何北来?他不容于东林?”

“此人与东林有恶,浙江那边左梦庚挟兵乱政,他无法容于其中。”

他和东林党有仇?这倒是个新鲜事。不知道为什么,朱由检对与东林党结过仇的人心理上总会高看一眼。“传其进宫言事,朕看看他还堪一用否!大明官场,有那个没贪墨的?以前有劣迹关系不大,关键看以后有没劣迹。吏治不清则人人为恶、吏治清明恶官亦能向好。如何让吏治清明,是国朝重臣首思之事。”

周延儒被皇帝一句大明官场,有那个没贪的!给整的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虽然此话说的一点不为过,可打人不打脸,这种事怎么能如此直白的往出说哪?皇帝说这话,莫非是在警告我?看来以后收贿索贿的事要注意点了,朱大典来京城给自己的孝敬是不是要退回去?免得因为此事而牵连着自己做不了名臣。

让一个有贪污前科的人,去安民署这个当下最花钱的部门当主官,实际上朱由检心里也没什么谱。大明怎么就没几个既不贪污,能力又强的官员可用啊。内心深处,对能否找出一个不贪不占,能力强、心怀百姓的官员,朱由检其实是绝望的。哪怕是现在比较好用的监贡生体系,等他们成长为当权派的时候,又有几人能不被腐蚀?

请记住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