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黄河九曲、唯富一套!何时才能开发河套?(2 / 2)

这并不是朱由检疑心太重,不信任人,而是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这方面的事,连后世的根据地往上海送黄金都出过好几次事,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后世的那帮人,信仰有多炙热?都会被黄金迷了心神,大明的军将也难说啊。

“嗯!暂时可以先封到广州城中,臣让财政厅的人派要员专督此事。”吴生琢磨了一下皇帝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缴获的资金,主要用于广州和福建的官道修正和码头设施的兴建,方若诚他们已经在广州城做此事了,要继续加大力度。福建内陆山大沟深,改善交通是很有必要的。”

“陛下、广州城俘获的十二三万俘虏要如何处置?人数有点多啊!加上陕西的二十多万降兵,当下、就有三十多万人需要安置,是件麻烦事。”吴生说的,就是目前局部人力结构有失衡的最突出部分。

一下子安置三十多万闲人,以目前的社会条件来说绝对是个大挑战,对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求非常高。

“在降兵中,招两个保安旅、一个主战师的人马,将其运到北直和山东与新兵混编组建新军,军令堂再从别地调相同数量的成建制部队到福建和广州,加强两地的军事存在。

凑六万俘虏和家卷组成的移民团运到大员进行安置。去大员的俘虏要以有家卷的为主,同时也要以非广东籍的为主。剩下的人,在广州及周边区域建农场安置。”西营有家卷随营的传统,凑六万人出来还是没问题的。去大员和辽东的人,最好是能带家卷,不然组建家庭和婚配就是问题。

“今年、对大员和辽东的官府考验很大啊,一下子要安置十数万的降卒,再加上他们自主组织的移民,臣怕力有不逮。”一想到要安置近二十万人,吴生就感觉头很大。移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次大规模的移民,对组织者来说都充满压力。

“大员这边,朕倒是不太担忧,那地方的条件好,只要到地方,安置起来不难。广州和大员之间,能直接走海路,路途方面方便的多。让人比较不放心的去辽东的移民,关中到辽东有三千多里的距离,沿途保障就是问题。降兵还不像难民,管理和组织的难度更大。这样吧、内阁要组织工作专班,进入中原、山东和北直,协调和监督地方官府配合、支持朝廷的移民大策。

万事总有不凑巧,实际上关中的降兵,最好的安置地是河套地区。那地方的耕种条件不差,现在又少民,最需要人力,就距离上来说,离关中也近一点。可是、现在河套地区还没有被整治,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容许大规模移民。只能让人舍近求远,打发到辽东去了。”

黄河九曲、唯富一套,将河套地区开发出来,既能稳定西北边疆,还能实现就近安置秦兵降卒的目的,实在是两全其美的选择。但、条件不容许啊,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