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历史的轨迹(1 / 2)

 诸葛亮大军入住长安,派孟达驻守冯飒,胡宗驻守渭南防止司马懿从潼关发兵攻打长安,同时张嶷带兵到蓝田驻扎,虽然武关一带的兵力有关羽在荆州牵制,但也不能大意,此时成都的圣旨也到了,封赵云为凉州牧,刘封为雍州牧,其他将领各有升赏!</p>

当大家听说刘封要去魏国谈判的时候,第一个表情便是不能理解,虽然是倭寇入侵,但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甚至要向曹魏提供资助!</p>

</p>

旬炎见大家讨论不止,起身说道:“王爷,虽然倭寇为外族,但即使我们不去支援曹魏,只要摆出一副坚守不再攻打的样子来,他们定然也会将倭寇赶出境内,甚至就算我们现在攻打长安,曹睿也肯定不会放人倭寇到处骚扰东海一带的!”</p>

刘封冷笑道:“大家的意思我都明白,但我这次和谈的目的却不是单纯的将这些倭寇赶走,而是让他们再也回不去了!”</p>

众人没想到刘封竟然如此决断,也想不出有什么深仇大恨来要赶尽杀绝,刘封和蔼的面庞之下也有如此冷酷的一面!</p>

刘封见大家震惊不语,继续说道:“诸位也知道眼下也是我们需要再次发展的时候,不宜再做扩张,如今曹睿身体经常有病,恐怕不久于人世,曹髦年岁甚小,只怕魏国将来会有大乱,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好机会,我们乘这段时间好好准备,将新拿下的雍州和凉州发展壮大,到时候长安、荆州两路兵马齐出,定叫曹军首尾不能相顾!”</p>

诸葛亮也缓缓点头道:“尚尹所言有理,当年曹操破袁谭兄弟便是用的此策,我军现在也需要休养生息,正好一举两得!”</p>

张苞说道:“既然大哥执意要去,那我便陪着你一起去!”</p>

刘封笑道:“这次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带人多少倒无所谓!”</p>

诸葛亮也道:“不错,若是曹军真有诚意,不带兵也是一样的!就带两千骑兵吧!”</p>

赵云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我便和尚尹同去!”</p>

刘封见大家都关心自己的安慰,心中也很温暖,抱拳道:“大家的心思我也明白,但带的人多了也没什么用处,带少了如果魏国有什么人刁难只怕又失了体面,我看就带张苞、赵广、关索、徐明几人吧!赵叔叔还要返回汉中,文长将军帮助丞相镇守长安便是!”</p>

大家看刘封主意已定,知道多说无益,于是诸葛亮派人向潼关送信,一面整顿军务!</p>

****************</p>

曹睿看到诸葛亮送来的信,曹睿心潮澎湃,终于轮到自己出头了,也许不能像祖父那样征战天下,但至少可以会盟一次,也算见识一下大场面,所以无论下面的人说什么,曹睿打定主意下旨:三日后会盟弘农!</p>

钟繇自然知道曹睿心中所想,于是阻止群臣再行劝谏,着手准备会盟之事!</p>

司马懿接到曹睿的圣旨,将信送到长安,在潼关等候刘封等人到来!</p>

第三日一大早果然见一队蜀兵疾驰而来,仅有两千人马,看得司马懿也暗中点头,深入敌营还能如此托大,看来是有备而来!</p>

司马昭低声道:“刘封仅带了两千人马,我看不如在其回去的路上将其全歼!”</p>

司马懿看了司马昭一眼,斥责道:“愚驽,此次会盟乃是陛下亲自下诏,天下人都看着呢,你若是敢干出这等事来,只怕让天下英雄不耻。”顿了一下又道:“而且尚不知圣上之意如何,贸然行事,只会自取其祸!”</p>

司马昭闻言顿时一身冷汗,看来自己想得太片面了!</p>

司马师一旁也说道:“父亲说的是,而且蜀国如今最大的障碍是诸葛亮,而非刘封,就算杀了刘封,对蜀国的损失也不是很大,只要有诸葛亮在,只怕我们都要日日当心!”</p>

司马懿点头长叹道:“当年周公瑾便有‘既生亮何生瑜’之叹,诸葛亮的才干的确不容忽视!我等还是见机行事吧!”</p>

父子三人说着话刘封已经带人来到关下,而且带了烈风前来,顺便可以壮壮威风,而且烈风当然也想见见司马懿这些三国时的名人!不过由于老虎骑着虽然威风,但却不稳,而且背上的骨头太硬,感觉十分不舒服,所以刘封还是选择了骑马!</p>

张苞一马当先,冲关上司马懿喝道:“汉燕王已到,尔等还不下关相迎?”</p>

司马懿在城上抱拳道:“哈哈,燕王大驾,有失远迎,请稍侯片刻!”</p>

不一时关门打开,刘封带着众将和刚刚起名为“黑风骑”的西凉铁骑进入关内!</p>

刘封笑道:“久闻司马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过人!”</p>

司马懿果然长着一个大大的鹰钩鼻,眼眶深陷,就算是笑,也感觉有别的什么意图,脸上的胡须有些灰白,更显得老谋深算;旁边两人应该就是司马师兄弟,倒是长得还挺帅,可惜左边一人脸上狠戾之色太重,让人一看不由心生警惕,此时正用一双蛇一样的眼睛盯着刘封!</p>

司马懿嘴角牵动,也算是笑了一下,马上抱拳道:“燕王折煞老夫了,燕王年少才俊,才让老夫真正羡煞!陛下还在弘农等候,我便不再客气,这就带燕王前往弘农!”</p>

刘封也笑道:“有劳将军带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