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下飘雪(1 / 2)

 刚刚进入冬季,北方不时有雪花飘过,但在江东,却是阴雨连绵,阴冷的天空笼罩着建业,垂视着城内外各色行人,或匆忙或悠闲,或奋进或茫然,寿春失守,让有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人却毫无所觉,一如既往为了生计不停奔波!生活,必先让自己活下来,才考虑身外之事!</p>

对于普通黎民来说,年复一年的付出收获,全家人相聚一日三餐,不愁温饱便是最大的奢望,偶尔显现的异相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随着时间便渐渐消逝在记忆深处!</p>

但对于土生土长的江东人来说,那一日的大雪却是始终无法忘怀的,平平淡淡的冬季忽然一夜之间大雪平地积深三尺,让每个江东人士都吃惊不已。此后每到冬天,长辈们便会对后辈描述当年他们见到的奇景。</p>

对于多年之后长大的小辈,从未见过下雪是什么样的,虽然私塾的先生们都非常推崇独辟蹊径的伟大文学家刘封,他的名作《沁园春·雪》更是每位学子必背的篇章,但对于这个神奇的景色,他们还是无法想象!</p>

有些喜欢涉猎奇闻轶事的年轻人便好奇的问上一声:“当年发生如此怪异之天象,可有何大事发生?”长辈们愣了一下,然后茫然的摇摇头,似乎大雪之后,还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后辈们便笑着摇摇头,或许这只是长辈编纂的吧!</p>

公元240年冬十月,建业大雪平地深三尺。就在全城上下吃惊不已,啧啧称奇之时,孙权收到了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太子孙登夭亡!</p>

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孙权已然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内侍亲口传达,他那颗久经沧桑的心还是无法抑制阵阵痛楚,孙登知书达礼、谦恭温和,孙权对其十分宠爱,奈何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孙登被谥宣太子,孙权从群臣建议,立三子孙和为太子!</p>

议立太子,孙权又封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胁从政事,而此时朱然也平定了廖式叛乱,与贺齐部曲会合一处等待来年剿灭山越!书信送至朝中,满朝皆喜,年末唯一的好消息,暂时冲淡了文武连失柴桑、寿春两城的沮丧!</p>

寿春失守,因成德位于寿春与合肥之间,诸葛恪无奈之下只好退兵,于东兴征集人力,在濡须水修筑大堤,左右依山各筑城一座,以防魏军难下,也为来年反击做好准备,令朱异、周舫守西城,太史亨、全琮守东城,又命孙楷、全怿至濡须港驻守,随时接应两地,孙桓、鲁淑至庐江暂代城中事务,自与朱据回建业请罪!</p>

诸葛诞也毫不示弱,见合肥距成德较远,军队来往不及,便在合肥以北另修一城,名曰“新城”,寿春太守王凌派人力相助共筑新城!</p>

至秋冬,天气转冷,不仅扬州境内魏、吴两国各自罢兵,养精蓄锐,匆匆赶到并州的曹宇也无法继续出兵,北方的寒冬便是最大的敌人,土地冻滑,正是骑兵大忌,又面对包围与群山茂林之中的河西之地,曹宇也是有心无力,值得日夜操练兵马,以待来年!</p>

中原恢复一片寂静,烽火平息,但这并非塞外胡人的想法,一旦大雪降下,草原上便是白茫茫一片,四周不辨,朔风凌冽,对于鲜卑人来说,最痛恨的莫过于寒冷的冬季,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无法驰骋在广袤的天地间,缺乏清水和绿草的牛羊也不再肥美,甚至还要冻死大半!</p>

返回草原深处,还不如就地驻扎在长城之外,多年的骚扰让鲜卑人在塞外也找到了能避风雪的良好地形,搭起厚厚的牛皮帐篷,盖上羊毛毡,鲜卑军马打算就这样在雁门关外渡过这个大雪纷飞的季节!</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