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恃才傲物(1 / 2)

 许贯武赶去启德机场挽留唐书璇,但结果却只拿回了一夜电话簿,全部都是大特写杂志的编辑与撰稿人的联系方式。

而这些编辑与撰稿人,基本上就包括了全香港最知名的影评人和新锐电影人。

可以这么说,正是这群电影人的存在,才让香港电影不至于太过商业化。也正是这些人为新浪潮电影的成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随后,许贯武就按图索骥,将这些影评人与撰稿人请到了一起。为大特写这本杂志撰稿的,除了这些影评人之外,其他基本就是学校中的学生,以及在剧团等工作的人员。

因为大特写杂志销量并不大,纯粹都只是同人志兴致,靠唐书璇女士一个人出资印刷,所以编辑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而撰稿人则基本上也没有稿酬。

但就是他们愣是撑足了三年的时间,所以他们才是真正热爱电影的人,让许贯武也不禁非常感动。他自忖如果没有一定的酬劳,自己是不会劳神劳力,为一本杂志免费供稿的。

在许贯武打量在座这些位编辑与撰稿人时,他们同样也在观察着许贯武。眼前这位传媒大亨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

白手起家,从默默无闻到身家亿万,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得者;辉煌院线艺美院线的拥有人;艺声唱片天天日报的老板;许氏兄弟影业公司的股东之一一连串的头衔,标示着许贯武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先生,不知道今天把我们大家邀请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一位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问道。

一旁张建导演帮忙介绍。这位就是舒明舒先生。大特写杂志的总编,也是香港著名的影评家。

许贯武听了不禁眼前一亮,貌似此人在报纸上,为许氏的电影说过不少好话。尤其是前两年因为天天日报与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报纸产生利益纠纷,不少报纸都刊登唱衰许氏电影的文章。而在这其中就有舒明先生仗义执言,为许氏电影说了不少好话,所以许贯武对他很有印象。

舒先生,你好。一直都想见你一面,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想不到今天会这样不期而遇。许贯武不禁笑着说道,我要多谢你在报纸上为我们公司电影说的好话,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哪里,哪里,在下也只是仗义执言,不希望好电影无端被人抹黑罢了。舒明摆摆手说道,许先生,今天招我们前来,不是单纯为表示感谢的吧

不是。其实今天邀请大家前来,是想开办一本新的电影杂志。许贯武笑着说道。

在座诸位一听。顿时全都愣住了,随后就是一片嘈杂的议论声。

诸位,静一静有一位中年男子轻咳一声道,顷刻之间,原本嘈杂的人们全都安静下来。

许贯武不禁微微一笑,看来此人在众多编辑中的威信很高嘛。

许先生,他就是大特写的总编罗维明先生,同样是香港知名的影评人。张建悄悄介绍道。

他之前就是大特写的编辑及撰稿人之一,所以对在座诸人都非常了解,这次许贯武请他一同作陪,除了让他做联络的桥梁之外,也是想让他当人肉检索机。

许贯武点了点头,对这个人他也是印象深刻。罗维明也算是比较公正的影评人,对许氏电影一向都是有一说一。拍的好的也大力称赞,拍的不好的骂起来也毫不留情。

尤其许氏辉煌院线上映的,与其他公司合作拍摄的烂片,骂起来更是一点都不留情,常常把那些影片骂的狗血淋头,一文不值。

而程龙洪京宝曾智伟等人的功夫片,也经常被他骂是了无新意,去看纯粹是去浪费钱。对张建章国明拍摄的几部电影则是大力赞扬,认为是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纪元,是难得一见的诚意之作。可以说是相当的爱憎分明。

许先生,不知道你所谓的开办一本新的电影杂志到底是何意思罗维明不解的问道。

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大特写这本杂志前些天关门了,创办任唐书璇女士去了美国,估计从此之后都不会再回来了。许贯武解释道,在她临走之前我去机场挽留她,想让她留在香港继续办大特写,而全部资金都由我负责。但唐书璇女士还是心意已决,无法再留在香港生活。不过她临别之际,却也将诸位的联系方式送给了我。

唐书璇女士的心意我已经明白,她虽然已经离开了香港,但是对香港电影的爱还是没有改变,对诸位的信心也没有改变。所以她希望我能够联合诸位,重新开创一本新的电影杂志,给香港电影带来一些清新的空气。许贯武微笑着说道。

在座诸位听完许贯武的介绍之后,不禁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片刻之后,大家商量完毕,舒明问道,许先生,如果这杂志由你出钱创办的话,那我们这些编辑的自主性有多大会不会就此成为你电影公司的附庸,以后凡是你们公司出产的电影,这本杂志只准说好话,而不能做出批评

许贯武听了不禁笑了笑,心想这些人还真是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说实话,他也不想由自己出钱扶持的杂志上,出现批评自家公司电影的声音。但是如果都是一片歌颂之声的话,那他还不如不创办这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