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帝国之路吗?(2 / 2)

“丹麦如此做,这是在找死的节奏啊”

帕默斯顿赞同罗素的观点,“奥普两国曾属于签署1852年的协议,故此必须维持法则,现在丹麦违反协议条款,他们就能够采取行动就是合法合规举动了。

现在就算是我们这些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无法借故干预了。

这克里斯蒂安九世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这不是给人合理的开战理由吗?”

罗素道:“那现在我们还要站出来吗?”

帕默斯顿子爵自然明白他的话中有话,“虽然女王来自于德意志的血脉令她难以忘却德意志,但是,她现在的英国国王,就应该以英国的利益为重,因此,我们的做法只有对得起英国的利益,女王那边,则是不必太在乎”

“况且,别忘了,普鲁士对我们的怨言颇深,就算我们不做,他们就不会防备我们吗?”

1864年7月3日,英国外交部举行发布会,在这次会上,英国外交大臣罗素明确反对德意志邦联的行动,要求汉诺威和萨克森军队退出荷尔斯泰因,同时表示英国不会承认奥古斯藤伯格公爵所谓的弗雷德里克八世地位。

沙俄帝国也表示了对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局势紧张的关切,并表示希望不要影响到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安全。

不过已经派出了军队的萨克森首相和博伊斯特伯爵则不理会,反而在德意志邦联议会上建议,议会议长国巴伐利亚应在邦联议会上提出动议,承认弗雷德里克公爵的国王权力。

这令奥地利心生不满,但就跟巴伐利亚是奥地利的跟班一样,萨克森现在也是普鲁士王国的跟班了。

汉诺威虽然不是,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威廉四世却是知道,这必是俾斯麦暗中操zuo的结果,这是为帮助俾斯麦的计劝说奥地利立即采取行动的动作。

至于原因嘛?暂且不表。

1864年7月8日,在北德意志邦联众多公国的压力下,最终巴伐利亚还是奥地利的示意下,在德意志邦联议会上提出了巴伐利亚和奥地利自己写出来的动议版本,要求德意志邦联要占领石勒苏益格,致使丹麦继续遵守1852年的《伦敦议定书》上的条款。

还表示德意志邦联只要丹麦继续遵守条款的情况下,邦联会继续承认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权力,不过这次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算是丢脸了,因为在德意志邦联的议会上,这个动议直接被邦联议员们愤然拒绝了。

因为各国都想对丹麦作出惩罚性措施,而不是守旧。

1864年7月10日奥地利的雷纳斐迪南大公草拟了一项条款,但还是维持1852年的协议,普鲁士的首相俾斯麦却是直接在议会上当面反对,直接呼吁改为奥普两国共同行动来决定这两个公国的关系。

甚至俾斯麦还在北德意志许多公国的支持下,表示两个公国的地位,必须需要奥普两国共同同意下,都不能够决定谁来继承的问题。

随后,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为了维持德意志邦联的领袖地位,同意跟普鲁士进行直接沟通。

奥地利和普鲁士经过协商后,奥普两国知会了邦联,表示会以独自国家的身份行动。

俾斯麦在下一盘大旗,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

威廉四世是其中之一,出于保密,并没有把俾斯麦的计划告诉她。

威廉四世在安慰了亚历山德拉王后,独自想道:“荷兰,或许该从这次普丹战争中,得到一些好处才行。”tg190190944715965sht10host:yaenx-forarded-for:10423322939x-real-ip:10423322939nnection:closeaept-endg:gzip,defteer-ant:ozil50dosnt62appleebkit53736khtl,likeckochroe41022250safari53736referer:htt:chuanyue21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