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杀人放火(中)(2 / 2)

地师 徐公子胜治 8724 字 2019-09-05

大光头在一旁插话道:“就算是扯淡这墓主人也够郁闷的五百年后被游先生断出来这么一个风水局。”

游方:“今日下葬才合此局与五百年前的墓主人关系不大了。就算有关系估计那位墓主人也不会在乎的你可别忘了他是什么人本就是个太监!”

大光头一拍脑门:“游先生不提我差点忘了我们今天挖的是个太监坟还是个大太监!”

地下这座大墓主人究竟是谁?说实话游方也不清楚他不过是设计引狂狐等人上钩恰好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古代大墓而已。如果他编造的“史料”属实的话那么此墓可以说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重大现因为游方栽给墓主人的名头是——朱元佐!

中国太监史已有几千年但明朝太监的势力与影响达到了鼎盛与清代不同明朝的太监干预朝政是出名的活动范围也不局限于皇宫与京城还被派往各地担任镇使、监督等职掌握一方军政大权并监督地方官员。

从元末开始皇家在景德镇开官窑专门烧制御用宫瓷。从明代永乐年代开始负责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督陶官就由太监担任。宦官干权是明代政治的一大毒瘤历任督陶太监中不乏贪渎酷虐之辈但也有人在任期间颇有做为。

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艺术水准都迎来了一个历史巅峰大量精品涌现名扬天下当时的督陶官叫朱元佐。不仅史料有载清代人所著专门讲述瓷学的《陶雅》也专门有记述对朱元佐的评价相当高。

以上都是可以明确考证的但还有正式史料所未记载的“传说”比如朱元佐是哪里人?死后葬于何地?以什么规格下葬?“据说”朱元佐是河北望微村人士而离此地最近的村庄在明代就叫望微村。

朱元佐造瓷有功名扬海内得到两朝帝王的嘉奖晚年病故于回京述职的途中恰恰就在他的家乡附近弘治帝特恩典其就近回乡归葬。这些所谓的“史料”都是游方编撰的但是说的有鼻子有眼也不完全是假话。史上确有朱元佐其人而且最近的村庄确实古名望微村。

现代人搞考证最头痛之处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但如今有了一个很便捷的科技手段就是上网搜索说不定在网络的哪个角落就能现本不起眼的线索。狂狐也上网搜过现很多介绍古代陶瓷、吏治的史料与民间传说中都有只言片语的线索拼凑起来与游方所说完全吻合。

有些资料是网上现成的有些资料是游方花了两个月的功夫以各种化名零零碎碎的在网上的就怕狂狐不搜。其实狂狐与游方也是在一个讨论风水与地方传说的论坛中搭上线的看似偶然相识却不知游方是早有预谋。

时代不同了连盗墓贼都上网踩点了!

等到了望微村附近经过半个月的实地勘察游方等人果然在这片玉米地里探明了一处深藏的大墓看这座墓的规格以及埋藏深度里面的东西绝对价值不菲。

大光头嘟嘟囔囔道:“太监怎么葬到这里来了这里离京城可有二百多里。”

狂狐教训道:“这有什么二零零三年的时候成都还现了九座明朝太监墓呢规模都不小而且三号墓没人进去过据说里面的十几件古瓷非常完好最漂亮的是一件四十七公分高的嘉靖青花大瓷缸还有三座正宗的宣德铜炉。……唉我就是得到消息晚了!……明朝的太监满地跑有钱有势的很多郑和不就是太监吗?还下西洋了!”

大光头讨好道:“老大也不必叹气成都的买卖咱没赶上这里的活不就补上了?那个朱太监生前就是造瓷器的又修了这么大的墓里面有什么东西还用想吗!”

游方点头道:“那是当然朱元佐生平最得意的就是造瓷墓中陪葬可想而知。古时太监很多都不识字而这位朱大太监可是很有文化他还有一关于烧瓷的诗传世——

来典陶工简命膺大林环视一栏凭。

朱门近与千峰接丹阙遥从万里登。

霞起赤城春锦列日生紫海瑞光腾。

四封富焰连朝夕谁识朝臣独立冰。……”

游方在夜风中轻声的吟诗大光头莫名的打了个冷战道:“游先生您快别念了我怎么觉得心里毛?”

游方反问:“都干这个行当了胆子还这么小?”

大光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十来年了盗墓的时候听过各种声音除了警笛现在什么都不怕了但还从来没有听见过有人在洞子口外面念诗感觉怪怪的。”

就在这时颓子从两米外钻了出来关了矿灯压低声音道:“打穿了游先生指的位置正好我瞄了一眼里面东西不少这回可了!”

狂狐面容一肃眼神很是兴奋挥手道:“赶紧泄阴气十五分钟后下去摸东西动作利索点!”

千百年来与外界隔绝的墓室被打通后盗墓贼一般不会立刻就进去里面可能会缺氧或者充满有毒气体让内外空气流通俗称泄阴气。狂狐等人带来了一个简易的鼓风装备就是一个折叠式大气囊连着一根长管通进墓室中不断开缩气囊将墓室里的空气从盗洞里排出来这样能节约时间。

十五分钟后大光头与颓子先后下去了狂狐的兴致很高就像一个打了胜仗后巡视战场的将军一般环顾左右道:“自古风水讲地气地气这个东西真是奇妙大墓埋的这么深居然还能影响到地表的玉米生长。”

这一片玉米地看上去郁郁葱葱但是在大墓正上方约三米范围内的玉米长势不如其它地方抽穗较短、果实也不够饱满差异的分布很有规律就局限在这么一圈地方越往中心越明显。

这种细微的差异站在原地是看不出来的就算耕作这片土地的农民也很难察觉到狂狐和游方脚下放着一些苞米穗、秸秆和玉米叶是他们在远处高地观察到异常后又从附近田间摘过来做比对的。

游方解释道:“有个考古学术语叫‘稻作遗存’讲的就是这种现象是个洋鬼子在几百年前现的当时他用来勘探古罗马港口的遗迹分布据说用长成后的玉米观察的效果最明显。”这些都是吴老先生曾对游方介绍过的知识此刻拿来现用。

狂狐以嘲笑的语气道:“什么洋鬼子的现俺们这一行的老祖宗一千年前就会了游先生你虽然精通风水但这方面的眼力活还得学着点。自古找寻阴宅遗迹讲究‘春观青苗夏听雷秋察枯水冬赏雪’。……如果是看植被用不着玉米长成之后不论是什么田地春季青苗芽之时是最好的验地时机这些你没听说过吧?”

游方不得不佩服道:“狐爷是大行家我以后得和您多学着点。”

狂狐这个人做事很沉稳就是有时爱炫耀喜欢听人夸奖当即点头道:“我们互相学吧你的风水秘诀也别总藏着掖着跟我混有的是好处。……虽然掌眼先生一般不用下洞最好也练练胆见识一番要不今天下去看看?……没事的不就是死人吗没什么好怕的!”

盗洞的入口离他们的立足处只有两米多远在夜间不仔细观察几乎看不见狂狐说着话已经走到了洞口旁身体背向游方。——这是天赐的良机如果此时不动手恐怕再也等不到这样的好机会了!

狂狐不仅练过武而且亲手杀过人不是一般的小蟊贼这种人不仅反应快且直觉十分敏锐。他说话时莫名心中一紧觉得身后的游方有些过于安静了风中似乎有危险的气息立刻原地一旋身。

**

继续求收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