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蹭课(2 / 2)

地师 徐公子胜治 4925 字 2019-09-05

听游方提及了上代地师刘黎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身子也不由自主的坐端正了:“那时的我已拜入先师门下但还不敢自称地师。先师说我学养不够要自知取有余而补不足于是我才想到去清华蹭课。……所以说你小子与我当年很像难怪我越看你越顺眼。”

被他看顺眼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游方在这短短两天之内麻烦一件接着一件有苦又说不出口想躲都躲不掉。此刻他却被怪老头的经历勾起了真正的兴趣与难以抑制的好奇心忍不住继续问道:“你老的经历真神晚辈很好奇能否多讲几句?”

刘黎板着脸一敲桌子:“说你还是说我?别忘了你在干什么甭想打岔接着交待!”

……

蹭课与走江湖开棚差不多先要踩盘子。从迎接新生的大巴车上下来生活区内还有一个迎新点各系院的辅导员带高年级的学生扯着系院的条幅摆开桌子迎接各自的新生。游方四处听一听偶尔找人聊一聊再到教学区走一走转一转结合以前看过的学校介绍材料情况基本就摸清了。

大学里的课程有小课、大课、公开课。所谓小课就是同一个班级二、三十人在小教室上的专业课一般到了高年级小课比较多。所谓大课就是同一个专业或同类专业的几个班级在一个大教室上的基础课。所谓公开课大多是在阶梯大教室上的课程听课的学生不限专业往往以选修或辅修为主。

公开课与大课很好蹭只要你坐在那里不捣乱没人管你是谁。有些热门的公开课需要提前占座而绝大多数大课根本不需要占座教室里总有空位置因为总有人逃课就算全来了也不可能座满。这是大学里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平时上课教室里总坐不满考前上自习却很难找地方。

只有小课听上去似乎很不好蹭其实也没麻烦教室里肯定有空位而且经常是第一排正中央面对着老师的位置——同学们都不愿坐的那么靠前显眼你进去坐在那里听课就行。

就算讲台上的老师知道你不是这个班的学生而是特意跑到这里来听他讲课的一般也不会赶你出去甚至心里面还会暗暗高兴。当老师的谁不愿意冲着自己来听讲的学生越多越好呢?越是知名高校的知名老师越会这样这也是知识分子一个普遍的特点。

假如这个班有好管闲事的学生走过来提醒你:“同学我们班要上课你别在这里上自习。”

此时只需厚着脸皮面带微笑的答一句:“我不是上自习的很喜欢xx老师讲的这门课特意来听如果没有空位我就走有空位的话就坐着听听。”这种情况下没人会赶你走学生又不是政教处的行政官员。

北大这么多专业这么多课程怎么选择呢?游方选考古文博学院的课程第一个要找的讲课老师就是姐夫池木铎的导师吴屏东。

早在民国时期的燕京大学就设立了考古研究室解放后的北京大学在历史系设立了考古专业1983年考古专业从历史系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了考古系1998年北京大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考古系又扩建为考古文博院2oo2年改名为考古文博学院。

该学院在北京大学算是规模很小只有两个系:考古系与文化遗产系共设四个本科专业: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文物建筑。其实它每年只招一个班的本科生总共三十名。这么一个学院为何招生这么少因为它还要承担其它院系相关的专业教学任务以及更多的考古及科研课题。

吴屏东今年六十出头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任务是带研究生与做课题一般很少给本科新生上课。但是游方很幸运在北大的课程表里查到了吴老讲的两门课一门是给建筑系与历史系二年级学生开的混合大课科目是《中国古代营造式法》另一门是给考古文博学院的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专业小课《中国古代建筑与葬制》。

这两门课是游方一定要蹭的至于其它时间就跟着考古文博学院一年级本科新生一起混了不必将所有的课程都蹭下来只要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基础课就行。

**

ps:本周上三江推荐也是新书冲榜最要的期间在此强烈呼唤广大书友的收藏与推荐。

走过路过顺手把推荐票留给本书吧顿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