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恨未一识吴屏东(2 / 2)

地师 徐公子胜治 5533 字 2019-09-05

这段时间游方除了在阴阳宅建筑结构方面很有收获在风水方面并没有学到更多但对以往所学的理解却透彻多了。

吴老也明白游方这种毫不藏私的态度对于江湖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所以他也很感谢没事总把游方叫到家里来吃饭平时的关照也很多。后来吴老现游方手中有一面雷宣用过的老罗盘简直是爱不释手没事就叫游方带着罗盘到他家去以探讨风水的名义拿过去把玩不已。

去的次数多了游方也不好意思总是白蹭人家的饭经常揣着罗盘、买好菜、拎着酒上吴老家报到。但两人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还是因为一只赝品元青花梅瓶。

时间转眼就到了年底在校学生们男男女女过新年各班级的活动很多大多是聚众娱乐、集体吃喝等等。游方在陈军那里淘了一台七成新的二手电脑租的房子里也接了宽带没事蹭蹭课、练练拳、打打坐、上网查查资料再去图书馆读读书日子过的很充实。

这天游方正在网上看一个名叫“徐公子”的网络作者写的仙侠小说手机突然响了吴老要他过去一趟有点事情顺便一起吃个晚饭。游方出门在增光路上买了一只西北风味的烤羊腿拎着去了吴老家。

反正是熟门熟路进门也没什么好客套的。然而刚放下东西游方的脸就有点烧因为茶几上放着一只精美的青花梅瓶旁边还有几枚碎瓷片。那梅瓶无论从纹饰、釉面、造形各方面看都是元青花的特征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传世完整的元青花器物可是太少见了假如这件东西是真品国际拍卖行特意设局炒出来的价可以上亿若真的在收藏界内部交易上千万也不稀奇。

游方脸上烧是因为他认出这件东西的来历了不是真品而是非常高明的仿制品出自他的父亲游祖铭之手。这个瓶子上有父亲的独家标记他一眼就能认出来。游祖铭这个习惯据说是效仿古代某位琢玉大师经常在自己制作的器物上留下明显的印记不明底细的人却看不出来。

吴屏东见游方的脸色有异笑着招呼道:“怎么样就算你见多识广、眼力活一流也没见过多少元青花整器吧?过来看看这个瓶子还有这些瓷片帮我鉴定鉴定。”

游方忐忑不安的坐了下来尽量不去看那只梅瓶拿起碎瓷片端详了半天道:“瓷片应该是真的断茬的特点比较明显那时的胎质火侯比明清时代的瓷器要差点元青花虽然炒的贵但论烧造工艺并不是最好。……至于这个瓶子嘛您老能不能告诉我是从哪来的?”

吴老:“你怎么是这个表情?这些东西是一个晚辈拿来的我要她帮我搜集一些元青花瓷片样本结果她还送来一个瓶子。我和一些同事都看了挑不出毛病来但又感觉不像真的所以请你掌掌眼这一方面的眼力活你比我强。”

游方松了一口气:“不是您老自己淘来的?”

吴老笑了:“这些瓷片我倒能买得起但这个瓶子如果是真的你认为我能买得起吗?如果是非常高明的仿制工艺品倒还有些收藏价值。”

游方的语气闪烁:“它不是真的如果在市场上论价钱几百万到几万都有可能。”

这话说的有趣高防赝品也是有生产成本的但在市场中出手的价格却非常不确定比如同样的瓶子一只可能卖到上百万另一只可能几万块钱就出手了而且都是同一个人卖的外行人往往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桌上放的梅瓶代表着游祖铭仿造工艺的最高水准烧造时完全以古法建窑特地从南方千里迢迢运回的瓷土专门搜罗来釉料经过多次实验才烧造成功烧制过程中“废品”很多真正成器的比例很小。这么算下来烧制一批器物的成本很高。

假如一共烧出来十件平均每件仿品的成本是十万那么是否在市场中都是以十万以上的价钱出手呢?那倒未必!因为这种东西被人收走流入市场大多是冒充真品卖的假如其中一件卖出高价赚回了成本其它几件就是添头再出手都是净赚可以便宜的多。所以古玩市场当中赝品的价格非常不确定不能单纯以仿制成本来衡量。

这个瓶子的做胚、画工、上釉、烧造都是游祖铭亲手为之游方有印象因为烧成这一件东西非常不容易记得是在几年前被一位土耳其籍华人买走了游祖铭要价二十万是当时家中很大的一笔买卖了。它今天怎会出现在吴老家里?虽然搞古玩的有一个老规矩就是不追问持有者东西的来历但游方还是忍不住想问清楚又不好开口。

吴老闻言有些疑惑:“听你的口气已经断定它是赝品可你刚才根本没怎么看眼神也不大对劲到底怎么了?”

游方顾左右言他:“您老为什么不做个检测?”

吴老呵呵一笑看着游方表情似有深意:“我倒想做个光谱分析但元青花的样本数据太少结论还不够权威所以最近国家文物局也在搜集元青花瓷片我帮着做些工作桌上这些瓷片就是这么来的。……小游我怎么总觉得你有事瞒着我是不是有话不方便说?”

游方想了想答道:“我还是想问清楚这件东西的来历它的确是赝品不知您老的那位晚辈或其他朋友有没有被打眼?”

吴老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打眼倒是有的连我都看不出真假但是你放心没人上当受骗这东西也不是高价买来的。至于具体的来历不太方便告诉你但现在它就是我的。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既然一口咬定它是赝品总得讲出个道道来可别连我都坑了。”

游方甩了甩脑袋想了半天还是决定不瞒吴老硬着头皮道:“给我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

纸笔拿来之后游方趴在茶几上描摹梅瓶上的一小块图案就是梅花树干虬结弯曲处的纹路。他没有把原图全描下来只是把树干中间某一团看似很精细复杂的勾连曲笔画在纸上然后在旁边又写了一个“游”字将这张纸推到了吴老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