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贞之烦恼(1 / 2)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4287 字 2019-09-05

 贞观十八年三月初一,越王李贞率部出天山,长途奇袭西突厥五大俟斤部老营,逼降阿史那瑟罗所部,三月初五,于百叶河一战,全歼西突厥大汗乙毗咄陆所部十余万之众,乙毗咄陆之子俟斯萨度设逃回老巢,于贞观十八年三月十一日,在大将阿约齐古的拥戴下,聚兵三万余,自立为西突厥大汗,并遣使向薛延陀汗国表示臣服之意,盛邀薛延陀入西突厥助战。

贞观十八年三月十七日,薛延陀王子拔灼亲率大军十六万余众经红山嘴翻过阿尔泰山进抵乌伦古河一线,在乌伦古河之北岸连营十数里,以为屯兵之场所,然,其所部大军并未渡过乌伦古河,而是派出了使节向安西大都护府都督、越王李贞出照会,言及自己一行乃是为调停大唐与西突厥之争而来,大唱和平之赞歌,“希望”安西与西突厥能和平共处,并出聚会之邀请。

贞观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薛延陀王子大度设所部兵分两路,一路以大将乌延达所率之一万五千骑兵出老爷庙向安西之伊州进逼,驻扎于三塘湖岸边,其意难明;另一路则是大度设亲率五万余骑军(含两万黑狼军)经乌拉斯台隘口越过阿尔泰山,进抵乌伦古河上游之南岸,在库拉海子安下营垒,与拔灼所部相距百里成犄角之势。

贞观十八年三月十八日,安西大捷之消息传抵京师,朝野为之震动,上大悦,摆宴款待群臣以示庆贺,并下诏大赦天下,封李贞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督,总领关外一切事宜,加实封两百户,赏金银若干。

贞观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在长安誓师出征,以大将李绩为前军主帅,亲率十万大军离京,长孙无忌、李道宗等诸多朝臣随行伴驾,聚兵三十二万分三路向幽州集结,留太子李治为监国,以中书令萧瑀、新任侍中刘洎、黄门侍郎褚遂良三人为辅政,以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京兆守将,负责京畿之防卫重任。

贞观十八年四月三日,酉时七刻,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将天边的几丝云彩映得如血一般的通红,原本清澈见底的提拉河此际也被渲染成了暗红色的一片,波涛轻漾间,血色磷光闪闪,再配合上河岸边茂密的芦苇被风拂过时出的阵阵呜咽之声,颇有种血色黄昏的味道,若是心性不稳之人,乍一临此境,立时就会有种毛骨悚然之感,然则,对于从尸山血海里滚打出来的李贞来说,这一切不过都是小儿科罢了,压根儿算不得什么,这不,此际的李贞正半躺半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嘴角衔着根嫩草,满脸子无所谓的随意地望着潺潺的提拉河水,不时地取上一枚小石子,往河中一抛,溅起点点水花,一派轻松惬意的样子。

轻松?表面上的功夫罢了,别看李贞这会儿一脸子平淡状,实则内心里却是一团的乱麻,安西的政务、北疆的军事、京师里的猫腻全都搅在了一起,是够李贞好生喝上一壶的了,偏生此等乱局将起之际还没个人可商量的,倒不是没有能信得过的人,只不过是够资格跟李贞议事的人此际都不在身边,一个远在京师,另一个么,则被李贞派去执行秘密任务了,余者不管是亲信的将领还是文官,都没那等明心见性的本事,就算找他们来商量,也商量不出个甚子,闹不好还会弄得军心大乱,是故,李贞也就只好将就着自个儿一肩挑了。

安西的政务也就罢了,南疆的六州虽不能说已经一切完备,可好歹算是走上了正轨,正有条不紊地完善着各项相关计划,至于北疆这头的政务,自打李贞将秦文华调来协助之后,也算是暂时能应付得过去——筑轮台城之事有着此番生擒的近七万西突厥战俘在忙乎,州县划分,以及各项民生事宜也有着从大西州、安州以及大都护府等处调集来的老手在筹划着,后勤粮秣的调运及征集也有着沙魁这个后勤总管在张罗,倒也能让李贞省了不少的心,只需拍个板便可,虽说繁琐了些,可有手下一帮子人马去操持着,却也无甚大碍,可北疆的战事以及京师里即将上演的重头戏就令李贞很有些子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