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节服软(1 / 2)

 第463节服软</p>

皇后发病,为什么要太子妃带着东宫的众人进去服侍?</p>

别说宫里那么多的宫人,就是皇帝那些妃嫔,谁不能服侍皇后?</p>

这是个阴谋。</p>

太子想,皇后跟他较劲呢。</p>

这让太子心生反感和叛逆。</p>

他是个易冲动之人。</p>

像他这样的人,只能顺着他,不能太过于强迫他。</p>

而他的妻妾,是他的家人,他维护得紧。皇后触了他的逆鳞,太子的眸子染了怒焰。</p>

已经很晚,现在冲到坤宁宫去,就落了下乘。</p>

易冲动的人,性格都急躁,太子也不例外。</p>

他现在就急得睡不着。</p>

他越想越生气。</p>

皇后不仅仅诬赖他推搡皇后,还要扣留他的妻妾,这是威胁。</p>

太子就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皇后为什么突然和他翻脸。</p>

从前,皇后虽然某些方便比较冷漠,但是愿意和太子平和相处的心愿,还是有的,太子也看得出来。</p>

怎么,如今这样反常?</p>

太子陡然想到了彭乐邑昨天的话。</p>

难道是和皇后的发病有关?</p>

生病让人性情大变,也是有的。</p>

她到底什么病?</p>

原本还想让太子妃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皇后是不是和太后暗地里做了交易,结果把太子的妻妾都陪在里头。</p>

太子倒不担心太子妃。</p>

太子妃深得人心,她在内宫不会出事。</p>

太子很担心陈良娣。</p>

陈良娣怀了身孕,太子早就知道了。</p>

只因他一向宠爱陈良娣,所以他最近对陈良娣特别溺爱,太子妃也没发现。</p>

陈良娣说,太子妃知道了她怀孕,未必高兴。陈良娣如果生了嫡长子,太子妃更觉威胁,就更加不容她了。</p>

太子一再保证,太子妃不是那么小气之人。</p>

但是陈良娣不依不饶,不想告诉太子妃。</p>

她说:“前三个月,胎最是不稳。若是太子妃有意刁难臣妾,这胎说不定就保不住了。不如,等过了三个月,再告诉太子妃。便说,这是民间的说法,前三个月不宜宣扬,否则不稳。”</p>

太子挨不过陈良娣的撒娇,就答应了。</p>

前天,陈良娣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子妃,也是事先和太子商量过的。</p>

而前天晚上和昨天晚上,太子都歇在太子妃这里,太子妃居然只字未提。</p>

前天晚上,太子以为太子妃想明日再说;昨晚又是皇后的事,太子无瑕分心。如今再一想,不由后背犯凉。</p>

难道太子妃真的起了什么歪心么?</p>

皇后扣留太子的妻妾,到底只是皇后本意,还是太子妃从中作梗?</p>

太子就怀疑起太子妃来。</p>

在前天之前,太子妃真的不知道陈良娣的事情吗?</p>

皇后、太子妃、陈良娣,这些面容在太子脑海中逐一滑过。</p>

他不敢肯定什么,也不会贸然去否则什么。</p>

*****</p>

朝事劳碌,太子越发觉得,朝中老臣对他心存不满。有些人直言不讳,在早朝时候表露出来。</p>

上个月,太子又罢免了两个刑部的六品主事,换上了袁裕业的亲信。</p>

谁让太子不快,太子就要罢黜谁,让他去偏远的南方做官。</p>

这几个月来,太子没少做这种事。</p>

一开始很有效,渐渐的,朝臣早已不把他的这些威胁放在眼里。哪怕是罢黜了,也无法令其他大臣感觉惧怕。</p>

他们看太子的眼神,反而多了一味的轻蔑。</p>

太子的另一位老师则暗地里告诉太子:“想让老臣们忠诚,要么能力卓越,让他们心服口服;要么多杀几个人,让他们害怕。您这样,只是免官罢职,等陛下回朝,那些老臣们再上疏哭诉,罢职的人还是能回来的。太子爷,您这样是吃力不讨好啊。能做京官的,谁没有几个胆子,谁又不是在风雨里滚过的?他们根本不怕您啊。”</p>

这位老师和袁裕业也算亲近。</p>

袁裕业挺赞同这话。</p>

他也觉得,太子应该杀几个言辞不敬的大臣。</p>

可是太子害怕了。</p>

他没有杀过人。</p>

他父亲当太子的时候,还跟着去了西北前线。而他,从未离开过宫廷。朝臣们顶撞他两句,他就要杀人,让太子觉得匪夷所思。</p>

这不是晕君吗?</p>

太子是励志做个明君的。</p>

师傅们虽然如此说,太子仍是不敢。</p>

所以,朝臣继续轻蔑他,态度很傲慢。</p>

以顾延韬为首。</p>

如果说,非要杀人的话,太子只想杀了顾延韬。</p>

但是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p>

想要通过礼法杀人,需要经过三司会审。而顾延韬的势力,遍布朝中各个角落。想让他顺利通过三司会审而被杀头,不太可能。</p>

太子也不会这么轻易尝试。</p>

即将进入秋季,黄河以北的旱灾,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而西北又有战事,需要钱财。</p>

朝廷的钱财都来自赋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