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闺蜜许晴(2 / 2)

欢喜忧伤 欢喜忧伤 0 字 2022-02-03

小丽和许晴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的是,许晴报志愿时选的专业就是英语,而小丽因为服从分配的原因被迫来到了英语系。

说实话,小丽并不怎么喜欢英语。在她的意识里,总有些对英语莫名其妙的抵触心理。这种心理很微妙,高中的时候还不怎么明显。人往往就是,这样在繁重的负担下。每天忙忙碌碌的,在压制的生活环境里,活跃思想的成分就会很小甚至可以被忽略不计。这种情况大概就是麻木的生活,没有太多的个人感情吧!那时的高中,至少还有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日子被安排的满满的,倒也不觉得空虚。怕只怕这种负担一旦卸下来,在紧张的环境里忽然解脱出来,就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了。才发现,原来思想的自由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因为自由不是容易把握的,随之而来的寂寞空虚痛苦会加倍的充斥起来。

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考验,成长的最大幸福在于理想中的我们可以独立,由着自己的能力游刃有余的处理事情,不再过分的依赖他人的帮助。

生长的最大不幸在于独立之后,才忽然发现事与愿违。原来想象中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强大,那个几乎无所不能的自己,在现实面前竟会如此不堪一击。于是彷徨着,挣扎着,也在学习着,妥协着,我们不断在独立以后的生活里,适应改变着的自己。

在小丽心里,对计算机的喜爱更偏重一些。比如网络信息管理,程序应用等相类似的专业,属于她比较中意的。

不过,现实既然已经这样了,就接受了吧!接受归接受,但小丽总有一些不甘。她总是在想,人活在世上真是累人,我们偏偏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从小的我们就走在一条既成的大路上,和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起挤过独木桥。呵呵,一想到老师们在课堂上用认真无比的态度煞有介事的在强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你不认真的话就会被挤下来的。”小丽就想笑。咱们应试教育下的高考制度就是这样,大家装备着平时学习来的知识进入考场,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进行战斗。而小丽自己呢,她算是胜利还是失败者呢?答案因回答者而异。她属于别人眼中的佼佼者,却偏偏败给自己的那种情况吧。

我们走在既成的道路上,逐渐走的心安理得,很少再去想找一条自己的路来走。曾经是因为没有选择而不能选择,再从不能选择到不会选择。等真的放开了手脚,必须让你走自己的道路的时候,就又会胆怯,患得患失起来,不会选择了。

这时,多年学习换来的宝贵分数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只得再去转战另一个社会战场,自己找工作或者在家庭的帮助下找一个饭碗。一个人的悲哀是个人的悲哀,很多很多个人的悲哀应该就是集体的悲哀了。

小丽幼稚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中有了很多的内容。有时她也会忍不住,把这些想法跟许晴交流。许晴更多的时候会显得很惊讶,小丽这些荒唐的想法是自己从没有考虑过的。当然,在有的时候,许晴也会有感同身受的触动。有些自己能感觉到却说不出来的想法。一经小丽的嘴里说出来,她就像遇到了很久以前的彷徨和无助。那么的有亲和感,好像小丽就是以前的自己一样。许晴膜拜的眼神会盯着小丽看很久,像是在致敬从前的自己。崇拜过后,她就会劝小丽想这些没用的干什么,把自己的学业学好就行了。小丽就有一种被人捧上了天,又一盆冷水泼下来的感觉。果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骨感的很。其实许晴说的也没错,何必想这么多没用的徒增忧伤。人生里无知胜懵懂,快快乐乐的过活,少年不知愁滋味,没有闲事挂心头,这样的日子多好啊。

庆幸的是,英语专业的学习中也有计算机一类的课程。虽然不是全修课,也不算完全同自己的理想脱节吧!小丽这样安慰自己道。

相对小丽复杂情绪的色彩,许晴就单纯多了。她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空闲的时候总喜欢手把一本闲书,安静的在某个地方翻动。一副与世无争,凡事莫扰的清闲自在形象。小丽在她身上受益良多,渐渐少了很多轻浮的毛病,心里那份不安定的情绪也逐渐在减少。

而许晴,因为小丽的陪伴,在性格上也开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