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和亲在后世看来是及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是委曲求全的结果。
一句话,实力不如人,军队男人战败了,然后让一个女人去平息战火,某种程度上有些屈辱。
明朝在历史上或许不如汉唐那般鼎盛,但明朝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就是从未有过和亲之事。宋朝虽然对外作战经常不敌辽和西夏,但也没有嫁公主和亲的例子。
反倒是所谓的汉唐盛世,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说的是自从文成公主以后,吐蕃赞普即位后都要请求唐朝的册封。
但这样的册封往往只是虚礼,难道你大唐皇帝不承认,人家就不是吐蕃赞普了你大唐皇帝的诏书在高原上能算数不过只是个虚名而已,要是当真就输了。
而嫁出去的公主,往往生活并不是很容易,从锦衣玉食的中原之地,到草原苦寒之地,,气候和饮食都完全不同。
如果生活在不如意,往往命不长久,或者生活悲凉。汉朝的细君公主嫁去乌孙五年而亡,隋朝的义成公主嫁去突厥很不如意。
至于文成公主,其入藏后的事迹记载不多,据说松赞干布对她很好,她的地位很高云云。
但松赞干布三十三岁便英年早逝,他与文成公主也并无子嗣,想想公主在此后的岁月里独自生活是何等的悲凉
数千里之遥的高原上,远离故乡,没有了丈夫和孩子,她的生活真的容易吗尤其是眼下,当李安宁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谢逸心里更在这样问自己。
天知道那样的情形下,英姿飒爽,活泼可人的小郡主会被折磨成什么样
于心不忍啊
想到这里,谢逸是真有心想要帮帮小郡主
只是该怎么办呢求情肯定是无用的,否则以李道宗的身份,该更有用一些。还是那句话,除非你能找到另外一个替代公主,否则你不去谁去呢
那么,除此之外
郡主,令尊有没有说可行的办法
李安宁低声道:父王说,除非和亲之事作罢
这和亲之事陛下只是答允吐蕃大相禄东赞到达长安之后商讨,倒是没有确切答允。
谢逸道;所以机会还是有的,不过陛下似乎有答允的趋势
所以恳请谢长史想想办法李安宁确实有些着急,在没有尝试过所有的办法之前,她不想就此认命。
这样啊谢逸点点头,陷入沉思之中。先前答应与吐蕃和亲,一个很要紧的缘故是松州之战势均力敌,吐蕃隐约占了上风,而且北方草原有薛延陀和突厥人为祸,所以必须要安抚西南这个强大的邻居。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薛延陀被灭,突厥安稳,对待吐蕃还需要那么温柔吗既然如此,和亲的必要性还有那么高吗
也许,这就是契机所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