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已经多少年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了,从鸦片战争……嗯,这么说有点远,从火烧圆明园开始算起吧,起码都120多年了。从来只有我们中国人做到了八分,外国人觉得我们只值六分、七分。哪有今天这样,我们做到了九分,但外国人觉得我们值十分!
顾骜这年轻人,了不起啊。能够把一个行业,做到全球用户都以中国货为荣,觉得中国货有历史收藏价值,觉得他是开创了这个领域的先驱,值得写进历史书,不容易啊。”
虽然,这个行业有些羞于提及,不怎么体面……只是做一些玩物丧志的东西的。
而且崇拜顾骜的,也仅仅是邻国曰本的一些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年轻人。
但没办法啊,只有这玩意儿,是80年代的新兴事物。
顾骜倒是想从“第一艺术”到“第八艺术”里佔住一个品类、发扬光大到让全世界人都把这类艺术的精品荣耀、鼻祖历史积澱都让给中国人。
可那些品类都早已经被地球人发明出来了,顾骜有什么办法?
他能抢的优越感制高点,只能是新生事物的。
有些主管部门的先见之明人士,开始意识到这个行业也是一个真正有持续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而非仅仅卖脸赚快钱。
那些腐朽的老外,似乎并不以小孩子打游戏为耻,甚至还觉得这是一种“文化载体”。
有识之士们便忍不住幻想:要是能只让洋人小孩儿打游戏被毒害,咱中国年轻人只能玩到“有学习意义的软体”,那就好了。
堵不住所有游戏,至少也确保合法渠道都是用来鼓励、引导那些有一定外语、历史、地理学习价值的游戏。跟那些毫无学习价值的纯爽作品区分对待。(能让老一辈的中国人这样想已经很不容易)
继小圈子里的震撼之后,正式报道很快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发表了。
尤其是纸面报道,因为可以做专题,所以内容非常详实,此前的众多细节,被事无巨细地全部披露了出来。
文章里还额外多分析了一些数据,为顾骜辩护,而这些数据甚至都是顾骜当面被採访时,根本没有被问及的主要是有些周边旁证他也没什么看法可以发表。
比如,专题上引用了一组“1986年度全国进口电视机、进口录影机数量统计”。按照对照数据,86年全年国内新增的电视机台数,是高于85年的,有百分之几十的增幅。
但是具体到“进口电视机”这个细分领域,去年却居然下跌了,而且跌了有将近两成。至于进口的日货录影机,也跌了不少,三四成的样子。
这个数据,真要严谨地说,也不能断定就跟顾骜有关係。
但既然报道口径已经是为顾骜鼓吹的基调,那些动笔组织的人也就不怕事了。
大笔一挥,强调“去年国民购买天鲲学习机,也是一种节约外汇。因为这种购买行为佔用的是进口品替代的资金,也就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国民,通过买天鲲产品来替代原本想买进口货显摆的行为,实质上节约了外汇”。
溢美之词,充斥报端。
一时之间,传为最热门的街头巷议。
“听说了么,顾骜那个环保基金会,去年原来在西北捐了整整2100多万美金的善款种树治沙!”
“这么多?到底是有钱人啊。”
“什么叫这么多?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多是有原因的一看你就不关心国家大事吧,《人人日报》上那个专题你肯定没看。
文章里都有解释,人家是按照天鲲学习机去年的全球销量,额外追加捐赠的!多捐的一千一百多万,是因为天鲲去年总销量有一千一百多万台!”
“这么夸张?外国人买我们就一千万?”
“报道上专门分析了,光小曰本就买了顾骜200来万台!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东西在曰本有多火,这都已经火到每个月都有好几万曰本有课去钱塘参观天鲲公司的研发总部、周边限量发售门市,抢天鲲卖的纪念品。”
“文章里还说了,有些曰本人买到了曰本造的还不乐意呢,非要买‘Made in China’。觉得中国造的才有历史意义、收藏保值增值!”
诸如此类的传说,在华夏大地上从南传到北,从白传到黑,传说到你堵起耳朵都能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