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折叠机翼(2 / 2)

机械战士 懒鸟 7721 字 2019-09-07

也只有在这里,他才可以放心大胆,为所欲为地组装下去,而不用担心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威胁。

首先林远要做的,就是对整个翼龙h-3进行全面拆卸,这种事情他从前做过一遍,所以如今自然是得心应手,没有任何的障碍,很快,这一艘足足数百米长的战机就再一次化为遍地的零件。

而在这其中,被林远单独列出来的,就是那主能量引擎,废墟-20。

这是整个组装过程最难攻克的环节,不过这个时候,林远心中没有什么压力,只是如机械一般,展开冰冷的数据测试,与模型模拟,每一个机械零件都重新生成数据,并进行存档分析测试。

并且,在这一次的组装拆卸中,林远动用了一个他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方法,那就是记忆反向推测,大致的意思就是,从结果,来分析过程,再从过程,继续反向推测最初的开始。

这听起来很简单,不就是逆向思维么,但事实则不然,这应用于机械组装上,就变得非常复杂,从前的时候,林远都是喜欢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去分析。

可是,现在,他需要从一整个部件去分析,这就有了无数的可能,比如这废墟-20,林远得从这个整体,逆向分析出当年废墟大师究竟是使用的是什么思路,他为什么会如此设计?有什么用意?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是否可以用更好的替代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这样的设计会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弊端?

等等等等!

这么复杂的记忆反向推测,对于智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也多亏林远如今的智脑等级已经是达到了17级,而且,克莱儿所控制的那个a180天罚者系统,也能够从中分担一部分压力,否则,光是这种推理运算,就得直接崩溃。

最终,这整体的记忆反向推测将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环节,林远则是在这小环节中进行挑选比较,根据他的直觉和经验,再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这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将非常久。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林远启动记忆反向推测,再到把整个废墟-20的所有细节打开整理再成型,就整整花去他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现实中的一个月。

没有一丝一毫的休息,但结果却是斐然的,林远终于确定了最终组装方案!

根据他的组装方案,废墟-20太过于庞大,以他的机械体最大承载量,只能允许不多于500公斤的能量引擎,毕竟,他还需要组装其他机械部件呢,这是涉及到他的智脑能否跟得上节奏,以及思域感应传输均率的多少!

但十几吨的废墟-20缩小到了五百公斤重,那肯定是姓能大幅减少,这一点不容置疑,而林远能够要求达到的标准是,缩减到五十分之一,只要达到这一点,他的第三战斗形态的整体姓能,将与完整版的翼龙h-3保持一致。

毕竟,完整版的废墟-20是需要带动几百米长,重达数千吨的庞然大物的,林远的机械体才多大点,因此,太大功率的能量引擎,也是一种浪费。

当然了,假若林远现在是e7级机械战士,他就敢把废墟-20缩小到十分之一。

在确定了能量引擎最终的规格之后,林远将彻底舍弃原本的e3+能量引擎,他现在的机械体一共是有六个e3+能量引擎,彼此之间虽然并联得很不错,但毕竟是属于分体式的,效果还是打了一个折扣,而且这需要额外的能量转换发生器,所以,这一次更换缩减版的废墟-20,理论上,反而让林远的机械体更加简单,少了许多的零碎。

还有,林远决定暂时放弃第二战斗形态,不是说这个第二形态没有了作用,实在是目前来讲,他的智脑和思域感应传输均率支持不了太多的机械体,有新来的,自然有淘汰的。

除此之外,两门肩扛式能量炮被淘汰,一座背负式火箭弹发射器也直接淘汰掉,两个能量转换发生器淘汰掉,两个能量护盾淘汰掉,两个双翼物理护盾淘汰掉,两个履带式轮组淘汰掉,第三机械手臂和第四机械手臂必须重新更改,两条机械腿也必须重新更改,总之,是大换血,大变样。

唯一留下来的,就是两条光杆机械腿,四条机械手臂,以及一个腰部旋转中枢这些骨干部位。

当这一切的整体组装方案尘埃落定,林远就立刻动手,先是把他全身上下那些划定的淘汰机械部位全部拆除,随后,他才开始一件接一件的,直接在机械体上组装废墟-20.

这又是一个挑战,以往,林远都是把能量引擎安装好,最后才组装到机械体上面。

但这一次,那缩减版的废墟-20,足足有五百公斤重,所以不可能按照原来的方法。

还有,此次林远是把这缩减版的废墟-20放到最前方,完美覆盖腰部旋转中枢,最终组装效果为一个半圆形的整体。

在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很关键,那就是废墟-20的双向十八支线通道,这十八个通道很重要,原本是连接于翼龙h-3的全部重要节点,以提供快速的能量支撑。

而这一次,林远直接就把这其中是四个支线通道,全部连接到腰部旋转中枢上来,这也就等于,这腰部旋转中枢就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能量输出,从而维持住整个机械体在高速运动中的平衡,因为在他的组装方案中,这腰部旋转中枢,就是与第三机械体连接的主要枢纽。

至于剩余的十四个支线通道则是各有用途,其中有八个支线通道,是直接连接第三战斗形态,而若是需要极快的速度时,还可以迅速从腰部旋转中枢的四个支线通道里进行能量支援。

此外,智脑矩阵与视听雷达需要两个支线通道,克莱儿的智能程序也单独列出一个支线通道,最后的三个支线通道,是用来维持能量护罩与能量武器系统的。

这能量引擎的前前后后组装,再一次花费了林远二十曰的时间,实在是因为,这废墟-20相比e3+能量引擎要细致了很多,要想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错,就得小心对待。

不过,搞定了能量引擎,接下来就简单多了,林远都甚至不需要更改大部分的翼龙h-3的机械零件,因为根本用不到,他的机械体目前最大的承载高度也只有十五米,最大承载重量为二十吨,随便组装一下,他就能立刻翱翔于太空。

但是,林远并没有粗糙对待,那不是他的传统,所以,在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模拟研究之后,他才将最终组装方案成型。

首先,第一部分,就是与能量引擎连接的动力传输系统,这是直接与他的腰部旋转中枢连接。

其次,是第二部分,折叠机翼,这一部分林远才用了最初的双翼护盾的思路,将巨大的机翼一口气分割成若干个部分,不需要的时候,也就是处于第一形态的时候,将完全折叠,一旦转换成第三战斗形态,就会迅速展开。

而这样的机翼,一共有五种模式,也就是整整五对机翼,分别a1,a2,一直到a5,互不相同,其中a1号机翼是主机翼,担负着最主要的平衡与破风作用,单个机翼全长十八米,最宽处八米,一共分割成十二个部分,且可以单独快速展开,并拥有180度的弧度展开,在遭遇近战的时候,也可以拿来当做盾牌使用。

而且,这机翼上面还附带着功率极大的能量防护罩,可以有效地削减伤害,即便是这能量护罩被击溃,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机翼本来就是取材于翼龙h-3战机,其整体强化度已经达到60点,当物理盾牌完全没问题。

还有,由于林远所需要的机翼非常小,所以,他就专门把那翼龙h-3上剩余的机翼制作成替代品,一旦这些机翼在战斗中被摧毁,只要给他三分钟的时间,他就能够重新更换一套新的机翼,而类似这样的替代品,他一共制作了五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