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金家往事(2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0 字 2022-08-31

只见偌大的祠堂之中,放满了牌位。

仔细看去,牌位上所录之名,却并非是金家姓氏。

汉人、鲜卑人、突厥人、室韦人、同罗人……不同种族的姓名,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周钧忍不住问道:“这些人是谁?”

金凤娘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向前,走到了祠堂的最深处。

在那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画。

画上是一位穿着光明铠、手持陌刀的将军。

下方牌位上写道——逻娑道行军左卫衙将金其召之灵位。

周钧自言自语道:“逻娑道行军?逻娑乃是吐蕃的都城,大唐历史上何曾有过这样的道行军?”

正在思索的时候,周钧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场战役的名字——大非川之战。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和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

西域四大重镇全部落入吐蕃之手,大唐决意出兵直捣吐蕃黄龙,便以吐蕃都城逻娑作为道行军的出师之名。

大唐十万大军,以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为右卫大将,郭待封为左卫大将。

这一战,历时半年,以大唐惨败告终,也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战败原因有许多,比如高原反应,兵力悬殊,后勤太长,吐谷浑叛变等等。

但大非川之战失败的最大原因,却是左卫大将郭待封不服管制、擅自行动、兵败溃逃,导致大军的粮草辎重尽被吐蕃所缴,从而造成了薛仁贵在大非川的大败。

想到这里,周钧朝金凤娘问道:“画上之人,可是金家祖上?”

金凤娘点头道:“金家祖上在高宗时,原本是鄯州辖的副军使,后以左卫衙将之职,参加了咸亨年的大非川之役。”

“左卫大将郭待封不听军令,中了敌人的埋伏,丢下军中粮草辎重,避战逃跑。”

“金家祖上金其招身为衙将,组织残兵,拼死抗敌,却因为寡不敌众,身中数箭,昏死过去。”

“当祖上醒来的时候,战争早已结束。他一边在尸山血海中艰难求生,一边又收拢残部向大唐行去。当这群唐军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边境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噩耗。”

“郭待封所领左卫,不战而逃者,皆被判为逃兵,大多都被处决,而其余唐军,则被判为战死。”

“那个时候,他们就必须在两条路中做出抉择。要么回到唐军,以逃兵之罪被就地处决;要么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再也不回唐土。”

周钧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们选择了第二条。”

金凤娘:“金祖当时收拢的残部大约有四百余人,这些人皆以神鬼起誓,奉金家为主,绝不悖逆。这些残部的后代,也是金家最忠诚的部下。”

“二郎,现在你可明白,为什么我一个女子,能成为金家家主,又能统领大批部曲了吧?”

周钧曾经见识过金家护卫的身手,却是从未想过这些人,居然都是唐军的后代。

周钧刚想说话,祠堂大门突然传来了报声:“家主,金二郎回来了。”

凤娘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他回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