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正文卷第130章太监冯久英惯性。
从身边的女人方清妍,她父亲方承修,还有诸多亲近之人的身上,许远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惯性。
体会到了某位伟人所感受到的无奈。
为私者易,为公者难。
何况许远在明末这边打拼的目的,终究也是为了自己,主要也是自私自利的目的在驱动。
连许远这样的自私之辈,面对历史的惯性,都感到如此无奈,更不用说那些一心为公的伟人了,他们感受到的,只怕是极强的痛苦。
但就是许远也深刻的明白,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任人唯亲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必须做到基本的公平公正。
必须确保人才有出头之日,而不是庸才在尸位素餐。
不然许家庄园的生产力再发达、管理制度再先进,也会迅速陷入腐败和僵化,不仅无法产生大量收益,反而会成为一个个的黑洞,吞噬着原本健康的一切。
最后一个个的集体庄园,说不定就是一个个的私人王国,一个个的财政负担,一个个的地方诸侯。
变成比眼下的大明帝国,都好不了多少的状态。
兴衰周期律这东西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制度上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执行层面出了问题,或者高层管理者出了什么问题,历史周期律的车轮,都会毫不犹豫的转动起来。
当然目前许家庄的管理体系,还是非常健康的,有轮换机制,有监管系统,有举报机制,真正的人才也能得到提拔和重用,各方面都充满了向上的活力,几乎找不出什么瑕疵,绝对是处于最好最完美的阶段。
但三十年后、五十年后乃至一百年后呢?
能保证许家庄会一直是这么健康完美么?
至于一百年后,许远人都没了,哪里能管得到洪水是否滔天。
不过,许远还是希望能设计出一套趋于完美的管理系统,要尽量保证bug较少,还必须得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从而确保这套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转三百年、五百年,总之是越长越好。
可是有很多人很多事,本身就是不可控且充满变数的,屠龙英雄最终成为恶龙的故事比比皆是,与人性的弱点去做斗争,只可能占据上风,而不可能取得胜利。
纠错机制。
必须得再建立一套强大的、靠得住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背叛的纠错机制,从而在出现一些较为棘手问题的时候,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并强力的解决掉一些毒瘤。
如同现代社会的那些反腐机构、廉政纪律部门等。
只是纠错机制也是由人构成的,只要是人,就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削弱纠错的效果,甚至在利益的纠缠下沦为摆设,自身都沦为了被纠错对象。
不过!
这里是古代社会,受到的道德约束较少。
许远可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办法,使用非寻常的人才,来建立这一套的纠错机制,从而具有良好的效果。
“云飞,你让人去把朝廷派到海港城联络太监冯久英公公叫过来,我要见他一面。”
许远对侍从官叶云飞道。
“是,庄主。”
……
海港城,西城区,一栋三层半的别墅内。
冯久英,一位体态偏胖,一张圆脸白皙无须,看起来不超过三十岁的……太监。
而自从去年九月皇室与许家庄达成借款协议,然后他被选中作为联络太监,派驻到许家庄海港城,已经过去近半年了。
他带着几名随从赶了大半个月路,抵达海港城,再被安排住进这栋别墅,也有四个多月了。
其实在来海港城之前,宫中太监没有人认为这是趟肥差,有兴趣来的不多,反而纷纷推脱,最后任务被强制摊到了冯久英的身上,都幸灾乐祸的认为,去了许家庄的,肯定是有死无生。
虽说许家庄富甲天下,油水充足,但跟朝廷一点都不对付,文官们一直喊打喊杀,早晚会爆发严重冲突,朝廷的代表去了许家庄,那就是找死。
但顺利抵达海港城后。
冯久英和他的几个随从,才发现许家庄跟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无法形容,总之是个让他们无数次目瞪口呆的地方。
比如一幢幢的高大房屋。
如巨大的拦海大堤,上万亩的超级晒盐池。
足足上百架的白色大风车。
城内宽敞干净、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和来来去去的车水马龙。
还有城中心那栋洁白的如同直插云天的摩天大厦。
以及无处不在必须得遵守的各种规则:如不得随地吐痰,垃圾要丢进垃圾桶,走路要靠右手边,方便必须去公共厕所等,一开始让他们感到非常不习惯,屡屡受到处罚,而皇权光环也无法对他们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只能乖乖认罚。
但时间长了,逐渐适应下来后。
他们的心态和看法,慢慢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