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十国正文卷第三十七章清凉问佛保大十年一月初五。
年节刚过,南唐各州府便四处张贴公告,与节日的喜庆无关,各地百姓无不闻之无奈,只因皇帝李璟又下令各地紧急筹措军粮。自保大元年以来,十年间几乎有八年都在打仗,所需赋税钱粮这些沉重的负担最终就落到了平民百姓身上,一时间自然议论纷纷,民间颇有微词,但也不至于沸腾起来。
倒不是李璟屡战屡胜颇有威望,只因他有一个好父皇。当初唐烈祖李昪开国后休养生息的国策,为南唐积攒了无比殷实的家底,人口极其兴旺,江淮工商业发达,相对于混乱的中原地区,本土又极少有战事,因而南唐百姓的生活算是安稳。
只是李璟即位后四处征伐,虽然有着复兴大唐的宏愿,战果却去之甚远,多年来百姓们的内心已有了不小的波动,此时除了感念烈祖的恩德,实际上只是还未被压榨到极致罢了。
国都金陵城内的局面,与其他州府倒是大为不同。李源今日奉命在皇宫南门值守,自离府之后,刚过饮虹桥,便听到大街上云集了数百学子商贾,似是群情激奋,命亲兵上前一打听,原来这一大帮人是在聚众请愿,各种慷慨热血的话语凝结成一句话,请陛下早日出兵平定楚地......
这年头舆论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啊!李源不禁感叹道。而随后,当他抬眼瞧见不远处御坊大街上的诸司衙门口,平日里咄咄逼人的那些守卫,今日竟然一反常态,并未出来制止这么大规模的喧哗。李源摇了摇头,会心一笑直奔宫门而去。
早朝刚过,李源此时正在南门班房歇息,此时刘少监匆匆赶来,熟人见面免不了客套,接着传了皇帝口谕,今日烈祖诞辰,皇后钟氏欲到清凉寺礼佛祈福,命殿直都虞侯李源,率四队步骑充当仪仗,小心护驾。
李源立即领命,派出亲兵迅速点齐了四队步骑,检视好众军士仪容披挂,依照刘少监的嘱咐,前往皇宫西门小虹桥前等候。
南唐佛教兴盛,光是这金陵城中便有大大小小几十间寺庙。而今日皇后钟氏要去的清凉寺,可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清凉寺,地处金陵城西的清凉山上,隔着城墙便是那座著名的石头山。初名兴教寺,始建于杨吴武义三年,据说当年唐烈祖李昪到清凉山避暑纳凉时,发现这地方实在舒心,龙颜大悦之下,给这清凉寺改了个长长的名字:石头清凉大道场。自此清凉寺成为南唐佛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香火旺盛的同时,还是南唐皇族的避暑行宫。
到了李璟即位之后,更是喜欢在此潜心礼佛,还迎请了有名的高僧文益禅师前来开堂接众。每逢国中天灾人祸、大礼战事,李璟和皇后钟氏都会来此问佛祈福。皇帝带头,大臣百姓更甚,到最后金陵的信众十占六七,实在是多,于是左右两边的小九华寺和善庆寺也顺带着兴旺起来,这三寺的香火鼎盛被后人形容成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清凉问佛”。
可今日的“清凉问佛”,李源倒有些不自在。从小虹桥接上皇后凤辇之后,他便被这出动的庞大阵仗所震惊。于是不得不把四队步骑分散,自己亲自带上一半骑兵和亲兵领在前列开道,步兵全部分配在队伍的两侧守卫,数百名宦官宫女紧随其后,而皇后以及一干皇亲国戚、大小官员则被牢牢地护卫在中央,最后便是剩下的那一半骑兵,留作压阵。
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皇后的车辇又得保持稳当,这前进速度自然是缓慢不已。李源作为打头的护驾大将,只得牢牢抓紧缰绳,刻意控制着速度,时不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那些凑热闹的大量百姓。幸亏李源如今的驭马术在乌木特勤的强训之下已算娴熟,夹紧马腹轻松自如,但骑着战马却不得驰骋,心里好不痛快。
从皇宫西门走到清凉寺,平日里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却遵从皇后与民同礼的旨意,大队人马在各处大小街道进出,硬生生走了近两个时辰。
终于抵达清凉寺门前,庙里的住持和一众僧人已齐齐在门外等候,待众人前呼后拥地迎接皇后入寺后,李源便将步骑四散至寺庙周围警戒,自己带着亲兵入内守卫。
亲眼目睹了这寺内的风光,李源直呼大饱眼福。除了寺庙应有的殿宇佛像、炉鼎香案,只说这其中的培育的奇花异草,以及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此处恐怕都能与皇宫相媲美。
“这得耗费多少钱财!......”李源一边忍不住地打量着殿门处精致夺目的鎏金雕饰,一边发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