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章 死!生?(1 / 2)

 汉朝中书省平章姚天祥,在巨舰船楼上,已派人召集相好的将领,以及与张必先、张定边不睦的将领们,私下在船楼上集会。

也在进行心战喊话,陛下已驾崩,要大家靠向太子,拥立正统的太子,不要让太子被太尉张定边、丞相张必先等人挟持。

太子是个贤明的君主,不会跟「某些人」称兄道弟,特别拔跃,各位跟着太子,未来前途光明可见…。

张必先在深夜里回到巨舰后,急忙派人探问,却遍寻不到太子下落。

心想,这可恶的姚天祥,将太子藏到哪里去了,不趁此时返回大江,更待何时。

………

明日

双方继续鏖战。

朱元璋与刘基在主舰上,远远看着双方对战,这几日都战况激烈,也是很头痛。

若让汉军出了湖、入了江,巨舰运驶容易,反过来封锁朱元璋军,或是万一汉军改弦易辙、长驱直下,进攻下游的建康,那此战可就更不好打了,所以率军努力地缠住汉军舟师,困在鄱阳湖北湖一带。

朱元璋这仗的确打得异常辛苦,无奈地对着旁边的刘基,问道:「请问先生,太白星犯岁星了没?」

不只朱元璋头痛,刘基也是头痛,看不见星光啊!

这几夜的天际,虽不至于乌云密布,但原本轸宿这区块,却是厚厚云层遮掩了星光。

而依记忆里的图像,推算应该已经金星犯木星了。

便回道:「这几夜云层颇厚,遮掩了星光,不过,伯温推算,金星应已犯木星,应期就在这几日。」

朱元璋道:「可那汉军作战还是英勇得很,不像死了皇帝的样子。」

刘基正要回话,此时一小舟不知如何进入双方战圈,突然出现在主舰之前。

船上之人唱道:「亡矣!死矣!人已去矣!惑也?迷也?都是自己!」

刘基一看,原来是铁冠道人,大呼道:「铁冠道长,可否过来一叙。」

铁冠道人也不予理会,驾着小舟穿梭在大舰小船间,又忽而不见。

朱元璋一听,那铁冠道人说「亡矣!死矣」是指陈友谅已死了吗?而「惑也?迷也?」则是说自己不要在迷惑了?

心中虽有些高兴,不过只是一道士口头胡言,尚信不得真,要再打探实在些才行。

刘基道:「听铁冠道长所言,陈友谅应该已经亡故,可能是消息被封锁。不如主公这边也放出消息,故意让汉军舟师的士卒们听闻,看敌方如何反应?」

朱元璋听了大喜道:「好!此法可行。」

自己先前怎么没想到,也对汉军心战喊话一番;汉军整个舟师迤逦在鄱阳湖中,前后甚至不相语闻,趁机散布谣言,应该有效,便下令传出「汉帝」陈友谅已死的消息。

………

汉军这方,由于姚天祥故意躲着张必先,让张必先气愤不已,一早只好击鼓、摇旗,大举进攻,号令汉军与朱元璋军持续鏖战。

另一方面,对于昨晚来聚会的将领们,姚天祥自恃汉军舟师强大,朱元璋军根本已居败势,只是太尉张定边指挥无方,所以也未特意地要求封锁消息。

各将领们聚会完各自回去后,汉帝已死的消息也渐走漏,但却像是隐晦莫言般。

双方各自传出的消息,快速在汉军兵卒、军士中传开。

汉帝已死?皇上已死?

陛下已驾崩?

真的吗?假的啦!

应该是真的?会是真的吗?

兵卒们纷纷议论着,假的?那为什么队长不出面辟谣?

还要拼命吗?还会严罚吗?

军士们也纷纷议论着,假的?那为什么将领们不告知?

要为谁拼命?会有封赏吗?

虽然,张必先率领着五行军,继续奋勇作战,但连日来在朱元璋军努力困锁的高强度作战下,汉军的军心本就不高,也没有如朱元璋般地天天心战喊话,激励士气。

听闻汉帝可能已驾崩?隐瞒已驾崩?已驾崩?

汉军军心已开始溃散,将领们出面辟谣的部分军队,尚还能维持强力作战;但将士们不知所以的军队,底下的兵卒则开始借机窜逃。

战场上的情势逐渐倾斜,原本处于优势的汉军舟师,慢慢地转为下风;而居劣势的朱元璋军,则逐渐转为优势。

这日,一样由早上战至日暮,张必先一边奋勇作战,一边持续派人找寻太子的巨舰。

直至日暮,鸣金举收兵旗号后,不少将领们都来到张必先的舰上,齐问陛下驾崩之事。

张必先眼看消息已然走漏,若不立即处置,军心必然溃散。

便毅然宣布汉帝已驾崩,太子继位为皇帝,众人不用担心,新帝会继续率领大军,打败朱元璋云云。

不过,不说则已,一说众人随即更七嘴八舌的提问:

陛下怎么死的?

不是在后方吗?怎么会死呢?

什么时候死的?

太子继位了吗?新皇在哪里?

新皇呢?怎么不在这里?

难道新皇也死了吗?

各类问题纷扰而来,让丞相张必先一时招架不住。

只能大声道:「诸位将领,不用担心,太子现在与平章姚天祥,同在另一艘巨舰上。」

「因为正处于双方鏖战中,所以白天未及通知诸位。明日,诸位将领,我们一起到太子的巨舰上,奉太子先行登基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