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朱元璋酒醒后,想起了昨晚的庆功会上,众将领们陆续来敬酒,大伙儿气氛欢乐!
也想起了常遇春所提婚事,希望自己的长子朱标,娶其女儿,酒醉下同意的婚事。
心想,这常遇春还真会找时机,趁宴席上一片喜气,趁我略有醉意时,提了这门婚事,还不是想趁早订了亲家,尤其是嫡长子的亲家,以后好处才多呢!
不过,这次陈友谅中「流矢」而亡,虽不是常遇春所杀,但暗知自己的心意,便快速来缴获「阇氏」,难怪要来邀赏。
而进一步想想,常遇春确实作战勇猛争先,屡屡立大功,况且甫开战时,还多亏他一箭射退了张定边,否则,这号称「蟒张」的猛将张定边,说不得还真抢杀到近身来了!
就算退一步想,目前看来虽然大局已渐明朗,只剩东边的张士诚,但自己终究仅是「吴国公」,连「王」都不是,未来如何发展,还会发生什么战况,都很难说。
常遇春此时便愿意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自己的长子,也算是看好自己,提前下注。
况且,结了亲家,虽不必然如他所言「绝对效忠,至死不渝!」但至少动力十足。
若是我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也算他为自己的将来,为他自己子孙后代,为其长远的未来着想,先提前押注。
不论如何,总是得了一员猛将,且是「忠心耿耿」的猛将啊!
早上酒醒来、清醒后,朱元璋对昨晚发生的事,前前后后,再仔细地想想,这门亲事虽然来得莫名,但看来结果总是好的。
对了,说不定自己的几个幼年子女,也趁机联姻一番,未来更进一步地攻取天下,还怕少了「誓死效忠,至死不渝」的忠臣、猛将吗!
徐达去年也生了个女儿,李善长有两个儿子…。
嗯!回去跟我那贤内助马氏商量商量,这事由她来出面做主更好。
现在的正事,是怎么处理阇氏啊!
还好,那个死的好的陈友谅,没将阇氏册封为皇后,若是已成为「皇后」,再纳为自己的妾室,就乱七八糟说不过去了。
不过,毕竟也是伪「汉朝」的贵妃,要想个说词才好,这要怎么个说法呢?
找将领、武人,铁定想不通!嗯!找胡惟庸,这小子常有鬼点子,应该会有好办法。
便召见胡惟庸到内室,商议商议事宜。
………
朱元璋道:「惟庸,纳降整编处理得如何了?」
胡惟庸道:「此事李参政都处理得很好,汇整好会向主公您回报,属下仅是协助,略尽棉薄而已。」
朱元璋道:「嗯!很好!军务方面,李参政确实饶有经验,应该可以处理妥善。」
又道:「常大将军前日上缴的战利品,目前处置如何了?」
胡惟庸心细精明,一听,主公问的原来是常大将军上缴的「战利品」,不是整个汉军投降后的整编事宜。常大将军上缴的那批战利品,先前就已奉主公之命,另行处置。
胡惟庸心里先转了一圈,此批战利品有巨舰一艘,大船五艘,小船、附舟若干,人员有尚书、同知…等,已处理上报李参政,仅剩最后的,后宫妃嫔、舞伎、歌伎若干人…,胡惟庸一想便已明白。
便回道:「回禀主公,与军务有关的人员及物资方面,李参政会请示主公后,一并汇整上报,目前比较麻烦,是伪汉帝陈友谅的后宫妃嫔等人员,还未处置。」
朱元璋道:「嗯!军务方面,我再与李参政商议,那你说,后宫人员如何处置呢?」
胡惟庸道:「属下认为,伪汉帝陈友谅召来的歌伎、舞伎,唱的是靡靡之音,跳的是魅惑之舞,不适宜留下,属下建议主公,将之遣送回民间从良,除宣示主公的不杀之仁,也可藉此彰显主公端正民俗之意。」
朱元璋回道:「嗯!很好,你这建议很好,确实要借机端正民间风俗。」
胡惟庸又道:「至于妃嫔仅有『一人』,是伪汉帝陈友谅的贵妃阇氏,此妃久居深宫,毫无谋生能力,遣送民间等同赐死。然而阇氏身为『贵妃』,若赠与某将领或功臣,则未获赠的将领或功臣,可能内心有疑虑,或可能心怀忌妒,让原本的好事变为坏事。」
接着道:「属下建议,不如主公暂且纳为妾室,先让此久居深宫、养尊处优的『贵妃』,懂得如何自理生活后,再行处置。一来可避免落人『为求虚名,实则杀人』之口舌,一来也可避免功臣们互相猜忌,不知主公认为属下建议之法,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