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道:「不过,为何礼仪在朝,却是重繁复?」刘基道:「
圣君,为天下之表率;
朝廷,为官吏之效仿。
重礼,做为人民百姓之景仰,
繁复,谨存于敬慎戒惕之心。
况且,朝廷重大的祭祀典仪不多,更需谨慎崇敬。」
朱元璋听了,道:「嗯!《春秋》、《左传》之文中,确实有很多在上位者,因执行仪典不恭,随即败亡之证。」
又道:「而汉服体系,可展现等级、亲属、官阶、嫡庶、长幼等儒家的仁义思想。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阶、别贵贱之作用。禁胡风,改汉服,建立与礼仪、身份等相关联的衣冠制度,可当作是首要之务。」
刘基道:「天下历经胡人长期统治,尤其中原地区已超过两百年,属下认为执行『去胡化』的三策九方,扫胡元之陋俗,复华夏之淳风;才能革除百姓普遍『崇蒙媚夷』之心,也才能建立儒家仁爱平等之心。」
朱元璋道:「先生『为天地立心』之志向,孤王明白,先生的三策九方,也有助新王朝的统治,孤必会慎重考虑,也会请儒臣们会同研商,必不负你。」
刘基跪下,道:「谢主上支持!谢主上恩典!只要能屏除『崇蒙媚夷』之心,重新再『为天地立心』,属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建康这方面,朱元璋既然答应众臣们的劝进「称帝」,尤其特别交代,登基大典不能马虎,要好好弄清楚、搞明白,该有的礼仪好好地先去筹办,剩下的当然就是群臣的事了,特别文臣、儒臣们。
从礼节、仪式、典章,器具、祭祀、文辞,要讨论的、要准备的,援古论今考究下来,还可真是繁多复杂啊!况且已是岁末了,而朱元璋预计以吴二年春正月,正式称帝,只剩一个月多些,众臣们可真是要忙翻天了!
而南北征伐方面,南方这边,盘据温州、台州、庆元及东南沿海一带多年的方国珍,于吴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献土」投降后,南方只剩下三个势力。
一是闽虎,这几年迅速崛起,忠于大元却在福建地区作威作福的陈友定。
一是何真,有勇有谋、保乡卫民的地方豪杰,大元授封的广东分省左丞。
一是云南王,大元封的梁王,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子孙:把匝剌瓦尔密。
先说这「闽虎」,在刘基眼中也稍微难缠的陈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