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咆哮吧!冰海深寒(2 / 2)

二十四门356毫米主炮爆发出雷鸣般的怒吼。猛烈的向布林克曼的2艘重巡开火。</p>

由于风雪阻挡能见度低,德国海军又没有雷达,所以还盯着“奥古斯塔”号的两艘德国重巡措手不及。直到巨大地水柱出现在身边,布林克曼少将才意识到前面有战列舰。所以迅速通知后面的吕特晏斯。</p>

站在俾斯麦号的位置,同样看不到两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但击沉一艘击伤一艘重巡的战绩,让人不由去畅想更大收获。“能分辨是那艘军舰吗?”吕特晏斯中将同样如此。他明白,只要能击沉一艘英美战列舰,希特勒也会继续位置海军造舰计划。</p>

“是14英寸!肯定。口径14英,,四座炮塔,至少10门.....糟糕,将军!欧根亲王号舰艉中弹,正在漏油!”吕特晏斯还没想好是不是要进攻,正在联系“欧根亲王”号辨认敌舰的通讯官陡然大喊起来。</p>

这个消息,顿时让包括在他在内的德**官们紧张起来。如果“欧根亲王”号损失,那么之前击沉一艘击伤一首的战绩将完全被抵消。“14英寸......是英国的乔治五世?还是美国的14寸战舰群?”吕特晏斯紧握的拳头已经攥出热汗。这是非常重要的细节,虽然都是14英寸主炮,但乔治五世国王级的航速超过28节,一旦被缠上,自己的速度优势并不明显。但如果是美国那群“14寸拖拉机”(德国给美国14寸战列舰起的外号),那么手握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他,完全可以快进快出打一场漂亮的海战。</p>

但现在,他必须作出决定!“进攻!”吕特晏斯决定进攻。但聪明的他并没向当年希佩尔那样傻傻的横冲直撞,而是立刻让两艘“俾斯麦”向右偏舵,利用顺风助涨航速的机会,期待以雷霆之势扑杀敌人左舷,实现他击沉敌人战列舰的夙愿。同时他还让受轻伤的两艘重巡向敌人右舷突破,伪装成强行高速突破南下的假象,还让布林克曼准备好刚刚才装备的高速氧气鱼雷。</p>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有4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每舷各有两座,并用厚实装甲包裹。在世界主要海军强国纷纷取消重巡安装鱼雷的年代,德国这种设计除了是海军设计断层二十年导致赶不上世界潮流外,也因为独特地海上破袭思想。这种思维是德国海军的传统,所以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德国会用主力的快速战列舰去进行破袭战。</p>

2艘“希佩尔”出发前就已经换上最新的533毫米氧气鱼雷,这种没有航迹的鱼雷很适合在这种高海况的偷袭,所以吕特晏斯准备赌一赌。他先让布林克曼佯装撤退,用高航速遁入风雪中,然后准备用2艘战列舰吸引敌舰火力,最后再让布林克曼快速冲出跑到对方右边实施鱼雷进攻。</p>

考斯特少将不知道危险已经靠近,他正为自己的2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的火控系统发愁。作为欧战时期的老式战列舰,因为没参加威克岛海战。所以还没有改装,更别提雷达了。所以即使肯尼特上校已经告诉他,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就在前面,但极底的能见度让他根本看不到对方。</p>

“应该让奥古斯塔号留下来的。这该死的天气!把所有人都派上甲板,我需要敌人清晰地坐标!”考斯特少将有些后悔让肯特尼上校离开,毕竟“奥古斯塔”号有雷达,而另一艘重巡还在后面,所以他不得不下令增加瞭望哨。</p>

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下,美国水兵们不得不裹紧大衣,顶着呼啸的寒风冲上甲板。瞪大眼睛搜索海面。五分钟后,左舷瞭望员率先发现两个巨大身影。“左舷!11点位置,疑似战列舰!”</p>

惊恐呼喊中,对面领头的“俾斯麦”号同样看到了两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p>

寒风中冻成烂布条的星条旗,让吕特晏斯大松口气。“开火!”八百公斤的高速轻弹,似流星般破开海风,带着尖啸冲向7700码外的“密西西比”号。几乎是同时,“新墨西哥”号和“密西西比”号的24门356毫米主炮,也打出了第一轮齐射。</p>

即将离开的时刻。北大西洋的恶劣天气帮助战列舰赢回尊严,当驱逐舰和巡洋舰在冰寒波涛中无法瞄准时,唯有这些钢铁巨兽,能毫无惧色、气势如虎乘风破浪。劈开风雷将海战带回最热血的年代。数十门巨炮在区区七千多米的距离上怒吼着,寒风被恐惧和颤栗驱散,灼热的炮口罡风将风雪荡开,形成一道道环状白雾奇观。双方都用上了最猛烈的火力。瞄准海浪下时隐时现的对手,试图摧毁对手。</p>

考斯特少将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战列舰不如对手。于是他主动放弃集中火力攻击其中一艘的想法,转而让两舰各自进攻全力打击对方的侧舷水线。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对手减速。与他相反,吕特晏斯却最怕受伤减速,更不希望纠缠,所以它采用的是集火战术,将两艘战舰的16门主炮全部对准前面的“密西西比”号。</p>

一声比一声响亮的炮击声中,拥有更适应北大西洋观瞄设备的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逐渐占据上风,380毫米高速轻弹虽然容易受风速影响,但相比对手的356毫米主炮,还是准确多了。而且“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巨大的吨位,宽阔的舰体也确保它们能保持较好的稳定型,所以在五轮齐射中,“密西西比”号率先中弹。炮弹穿透了薄弱的水线装甲,“奥古斯塔”号重巡的那一幕再次出现,巨量海水涌入舰体后,数十名堵漏的水兵都被活生生冻死。</p>

下午3点17分,交战开始后的第11轮炮击中,“提尔皮茨”号打出的一枚炮弹在“密西西比”号左舷七米处钻入水下,风暴潮和水流的影响让炮弹改变弹道,从水线下的薄弱处钻入动力舱后发生爆炸。弹片不仅瞬间将2台锅炉全部炸毁,涌入的冰冷海水还使得高温管道发生破裂。</p>

“长官,3点!德国重巡!”考斯特少将还来不及询问“密西西比”号的伤势,瞭望员又大声地提醒注意右舷。考斯特向右看去,刚才撤退消失的“欧根亲王”号和“吕佐夫”号重巡洋舰,已经从8000码外的风雪中钻了出来,还一边开火一边向南高速航行。</p>

此时考斯特少将的2艘战列舰虽然是侧风航行,但为了确保更高命中率,航速一直保持在21节,“密西西比号”受伤后更将速度拖到了19节。2艘德国重巡舰艏指向南方,速度至少是28节,而左边的2艘“俾斯麦”又一反常态没有加速,保持在24节。这让考斯特少将产生错觉,以为德国战列舰在掩护重巡突破南下。如果美国长期和日本作战,肯定会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航速能超过50节,还能航行上万米的超级鱼雷,就会小心德国是否得到这种鱼雷的技术。但问题是,除了威克岛海战,美国海军只在太平洋用潜艇击沉过一些日本商船。并不清楚氧气鱼雷的存在。所以考斯特并没有提高警惕,只是让瞭望员注意不要让重巡靠近到5000码。因为他有信心,“墨西哥”级战列舰即使再老迈,也能在5000码外无视203毫米主炮的任何进攻。</p>

但他错了!</p>

布林克曼利用吕特晏斯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拉近到6300码后,还考虑到命令概率,将16枚533毫米氧气鱼雷全部射向“新墨西哥”号。52节!毫无浪迹的鱼雷别说在这种高海况下,就算是平静无波的地中海都发现不了。当后面的“密西西比”号逐渐恢复平衡,“新墨西哥”号首次命中“提尔皮茨”号上层建筑时,考斯特少将和军官们却陡然感觉脚下一震。然后舰艏就狠狠地往上抬起。舰桥里的所有人,都被震得东倒西歪,所有舷窗瞬间碎裂,呼啸的寒风顷刻间灌满舱室。还没等众人搞清楚什么事,舰体舯部再次发生剧烈爆炸,一门副炮的残骸更在爆炸中喷射出足足几十米远。</p>

“鱼雷!”海航长爬到舵盘前,用尽全力希望能稳住舰身,但来自“俾斯麦”号无情的炮弹,却猛地冲入司令塔将他和考斯特在内的数十名军官全部绞碎。水兵们甚至还没得到弃舰的命令。“新墨西哥”号战列舰就开始倾斜。如果是温暖的加勒比海,或许他们还有逃生的希望,但数米高的北大西洋海浪却葬送了它。狂躁的海潮顺着鱼雷撕开的两个十几米宽的缺口疯狂涌入,水兵疏散打开的甲板舱门。又加速了海水倒灌,冷冽刺骨的温度下许许多多水兵都被冻死在军舰走廊内。不到五分钟,“新墨西哥”号就在阵阵吱呀吱呀的呻吟中,陡然倒扣在海面上。最终。这艘排水量32000吨的海上巨兽在一小时后沉没,全舰1397名官兵中只有75人获救。</p>

旗舰的突然爆炸,让受伤的“密西西比”号无比震惊。舰长立刻就下令撤退。但杀红眼的吕特晏斯却不想放过他,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迅速加速到28节,然后将16门主炮全部对准了“密西西比”号的上层建筑和水线主装甲带。</p>

爆炸,到处都是爆炸!舰桥在爆炸!甲板在爆炸!舱室在爆炸!锅炉在爆炸!主炮塔在爆炸!如此近的距离下,“密西西比”号完全挡不住skc34主炮打出的穿甲弹。短短几分钟,战列舰的上层建筑就被炮火清扫一空,四门主炮全部哑火。德国水兵们瞪着嗜血的眼珠,尽情发泄着虐杀的快感,等到“昆西”号重巡洋舰、英国战列舰“乔治五世国王”号和“勇士”号抵达现场时,面对的是几乎是一块千疮百孔的烂铁!看得到更是无数美国水兵被低温和海浪吞噬的画面。</p>

吕特晏斯也并没有恋战,当“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出现在水线,就立即加速到30节,带着其余三艘军舰再次钻入深寒的北极圈。</p>

</p>

此时,又一个噩耗传来,刚刚逃脱追杀的“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在眼看抵达法罗群岛时,遭德国潜艇伏击。还是两枚刚刚装备的533毫米新式氧气鱼雷,将肯尼特上校在内的617名美国海军官兵全部送入六百米深的海底。</p>

“新墨西哥”号战沉(放弃后被自己驱逐舰击沉)、“密西西比”号战沉、“奥古斯塔”号战沉和“萨福克”号战沉,3622名海军官兵战死!......法罗群岛海战的噩耗很快传遍欧洲。一次出航就击沉2艘战列舰和2艘重巡的战果,让德国上下欢欣鼓舞。希特勒更是亲自致电吕特晏斯和全体海军将士,赞扬他们的战斗精神,还要求舰队继续南下,给予英美舰队最猛烈的德国式打击。</p>

面对希特勒的挑衅,遭遇继威克岛和“企业”号后的又一次重大海军伤亡的罗斯福和丘吉尔,用比北大西洋更冷的声音发起回击。</p>

“找到它们,击沉它们!无论什么代价!”</p>

复仇的怒火中,刚刚抵达纽芬兰岛外海的两艘美国目前最强的“北卡罗纳级”战列舰不顾轮机损伤,在金凯德中将的率领下,以27节高速向丹麦海峡冲去。同时,“罗德尼”号在内的三艘英国战列舰也向着那里一路狂飙。</p>

。</p>

。</p>